【點新聞報道】新一輪巴以衝突已持續數月,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着這一地區的動態。近期,聯合國國際法院針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發布了「臨時措施」,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拉法的軍事行動。而不久前,西班牙、愛爾蘭和挪威三國相繼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對於這一系列的國際動態,背後有何深層含義?對巴以局勢又將帶來哪些潛在影響?
嶺南大學政府及國際事務學系教授張泊匯在接受點新聞訪問時指出,雖然聯合國大會近期接納了巴勒斯坦為聯合國會員國,並在道義上給予了巴勒斯坦巨大的支持,但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這一決議對巴勒斯坦的國際地位提升可能仍然有限。「在國際政治中,強權政治依然佔據主導地位。」張泊匯進一步指出,特別是當以色列在該地區擁有強大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力時,聯合國的決議往往難以立即產生實質性效果。
「儘管聯合國通過了上述決議,但這項決議本身是在美國和以色列反對的情況下,實質意義其實是有限的。」張泊匯表示,事實上,美國一直試圖說服以色列接受巴勒斯坦國,但美國能夠施加的壓力非常有限。由於兩國之間的傳統盟友關係,以及猶太人在美國政治中的影響力,所以美國也很難真正向以色列施壓,令其接受巴勒斯坦國。
談及西班牙、愛爾蘭和挪威等歐洲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舉動,張泊匯認為這可能會引發一些連鎖反應,促使更多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和非西方國家,跟進承認巴勒斯坦國。不過,他強調,這些外交上的承認和支持,在以色列持續的軍事行動面前,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實際幫助可能仍然有限。
當被問及為何這些歐洲國家會選擇在近期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時,張泊匯認為,這與聯合國決議以及最近的加沙局勢有着密切關係。「歐洲國家往往傾向於支持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治理體系。在聯合國決議後,這些國家看到了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合理性和正當性。同時,加沙局勢也讓這些國家意識到,現在是在道義上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時刻。」
張泊匯指,從冷戰時代開始,世界大部分國家基本上對巴勒斯坦較為同情。在以色列的一系列領土擴張中,許多人成了難民。巴勒斯坦在很大程度上擁有國際的同情。然而,這不能從實際上改變巴勒斯坦民族的實際處境。要說能夠令到巴勒斯坦的處境獲得改善的安排,那就需要在以色列同意的情況下,雙方做出的一種安排。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