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自2022年12月推出後反應理想,截至今年3月底共收約7.7萬宗申請,共6.2萬宗已獲批。惟有部分「高才通」人士初來乍到,不熟悉香港法例,或會誤墮法網。近日有消息指,有人為促成子女「插班」在港讀書,向校方送紅包,結果因此涉案須接受調查。香港的廉潔文化享譽國際,亦需要大家共同維護,點新聞梳理部分需要留意的法例及事項,協助內地新抵港人才盡快適應本地生活。

廉署早前推出一條名為《秒懂香港廉政》的速學視頻。當中請到立法會議員暨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深入淺出地講解香港的反貪法例。大家在香港生活和辦理任何事務,都千萬不要忽略香港反貪法例的規限,要牢記以下五個「不」——
一、無知不可當藉口。即使犯罪者對香港的反貪法律不熟悉,都不可以逃避刑責。
二、賄賂再少都不行。香港對貪污貫徹零容忍的政策,即使行賄涉及的價值有多低,都是不法行為。
三、公職人員不收禮。香港政府及公共機構的僱員都不會收取任何的打賞,如被人賄賂,他們更必定向廉署舉報。
四、私營僱員不例外。香港的反貪法例不止監管公職人員,私營機構僱員也不例外,所以賄賂私營機構僱員也同樣犯法。
五、不靠行賄繞程序。香港的公私營機構辦事一般都有既定的程序,千萬不要為求方便,以行賄的方法走捷徑,否則弄巧成拙,得不償失。
在香港,廉政公署會根據《防止賄賂條例》調查貪污案件。條例列明,任何代理人包括所有政府及私營機構的僱員,沒有得到主事人通常是僱主的許可下索取或接受利益,從而在公事上回報對方,就會觸犯法律。不單是收取利益的一方會觸犯受賄罪,提供利益的一方也同樣犯法。

觸犯《防止賄賂條例》的最高刑罰,是監禁7年及罰款港幣50萬。但無論判刑多少,都會令犯罪者留下刑事犯罪紀錄,對日後在求職生活以至出國移民,都會帶來長遠的影響。
在什麼情境下需要警惕觸犯法例?以下幾個案例可以作為參考——
一、內地家長為助孩子入學 向校長塞2萬元紅包

一名從內地來港的媽媽,為孩子申請入讀一所官立小學,小學的優點是完成6年小學之後,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升讀同區一所非常著名的官立中學,但孩子參加了一次面試卻一直未有回音。於是該位媽媽將兒子的姓名及申請編號,連同2萬元現金送交校長,希望兒子獲錄取,校方最終向廉署舉報。雖然該位家長在求情時表示對香港法律不了解,但沒有被法庭接納,最終仍被定罪,入獄4個月。
二、男子考車牌路試「肥佬」 圖以500元行賄考官
在一場中型貨車駕駛考試中,一名26歲男考生不慎把車輛撞上路邊,負責評核考試的考牌主任即時告訴他考試不會及格。這名考生非常失望,於是拿出一封500元的紅包送給考牌主任,希望對方可以通融讓他過關。考試結束後,考牌主任立刻上報事件。在審訊中,法庭認為被告能隨手拿出紅包,明顯是有備而來,並非只是一時情急而犯法。這名考生最終被判入獄6個月,他也因此留下刑事犯罪紀錄,對將來找工作構成很大影響。
三、內地女商人為加快簽證處理進度 寄支票賄入境主任
一名內地女商人,透過香港入境處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申請就業簽證,她需要向入境處遞交證明文件,包括公司的財務報告等。有一天,申請人致電她的個案主任查詢申請的進度,並詢問該何時繳付6000元。個案主任當時回答,申請費用是160元,並且只是在有關申請獲批後才需要繳付。後來,個案主任收到申請人發的一封郵件,要求緊急處理她的申請,信內還附上一張6000元的支票。最後這名申請人因為向公職人員提供利益,違反防止賄賂條例,被判入獄一年。
四、超市職員收受利益 囤奶粉轉售水貨客
一名顧客分別向一間連鎖超市的三名店員提出,假如店員可以幫他預留某品牌的奶粉,他可以大手購入,然後轉賣到內地。其後,這名客人每次取貨時都會向店員送上200至500元不等的紅包。結果,這名行賄的客人與受賄的職員均違反防止賄賂條例而被判入獄。
五、商人為公司開戶口 圖以1000元賄賂銀行經理
一名商人在港註冊了一間公司,並到一間銀行為公司開立戶口,惟卻未能提供公司背景和商業交易紀錄等資料,在準備離開銀行時,商人給銀行經理兩張500元的紙幣,希望對方幫忙協助他開立銀行戶口。銀行經理及時拒絕商人的要求,並向銀行匯報事件。最後商人因為向銀行職員提供利益,而被判入獄兩個月。

最後,在日常生活中,固然要留意反貪法律及支持廉政,但也要謹防有騙徒假冒廉署人員,以不同理由索取金錢。要謹記,香港廉政公署絕不會要求市民開立銀行戶口、匯款、轉賬或收取任何金錢,做資金清查及其他用途。如對有關來電有所懷疑或懷疑自己受騙,請立即致電廉政公署24小時舉報熱線2526 6366。
(點新聞記者報道)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