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生活中的傳播學|誰在唱衰香港

文/王妮娜

一間本港財經公關公司昨天拒絕了筆者所在企業發出的項目招標邀請,理由是:最近IPO業務火爆,忙不過來。在電話這邊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歉意,但筆者也聽出她的喜悅。不是說本港已經淪為「國際金融廢墟」,鮮有企業來聯交所上市嗎?不是說投行哀鴻一片,只剩下裁員降薪一條路嗎?怎麼人家的IPO財經公共關係生意就火爆得小生意已經不接單了呢?這位客戶經理說:「現在就那麼奇怪,有好消息,大家都不聽了,也不信。」原來,唱衰論不知不覺已經大行其道,然而,現今本港最需要的是信心來提振士氣。

究竟誰在以客觀之名唱衰香港?觀其言,唱衰論者大多數是已經在香港撈足了政治和金錢資本的所謂「精英」。以衰之名,這些「精英」自創了不少詞彙,比如「廢墟」、「玩完」、「遺址」,諸如此類踩港言論,一經流出即成流量密碼。相反,生於斯長於斯,尤其是基層的港人,他們既不會玩流量,也不去社交媒體發聲,他們承受經濟不景氣的重壓,仍然相信,香港是福地,總能絕處逢生。

香港的經濟在逐步復甦,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2024年一季度,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同比上升2.7%,香港經濟溫和增長;受惠於訪港旅客人次進一步上升,整體服務輸出繼續顯著增長;私人消費開支輕微上升;整體投資開支亦隨着經濟繼續擴張而微升。唱衰論將溫和、輕微的緩慢復甦,一棍子打到地下一層,只講鋪結業,不談店開張;事實上,當前香港零售業面臨的挑戰是一個全球問題,美國、新加坡均有同樣困境,就連一季度GDP飆升25.7%的澳門也現結業潮。

與其說經濟不景氣不如說這是結構性調整陣痛。但是為什麼人們在信息的接收上似乎也更關注壞消息呢?一個本港財經新聞APP搜集的閱讀數據表明,關於本港的新聞,但凡是關於樓價下跌,閱讀量遠高於其他報道好消息的新聞。這形成了信息傳播的循環怪圈:壞消息吸睛,傳媒以更多的壞消息投喂受眾,受眾對當下經濟處境的判斷越來越偏負面,這樣的負面最後形成刻板印象,以至有好消息發布的時候,受眾以不關注、不相信,屏蔽此類好消息。

「不要用事實來搞亂我的思想,我已經下定了決心(My Mind Is Made Up—Don't Confuse Me with Facts.)。」還記得這句經典的流行語嗎?它是對傳播學中選擇性接觸和選擇性理解如何影響人類認知和態度最經典的詮釋。在選擇予以注意的消息的過程中,我們會避免那些我們覺得與自己的判斷矛盾的消息(選擇性接觸),或者只注意消息中那些符合我們判斷的部分(選擇性注意)。最後我們很可能只記得住符合我們判斷的那幾點。

對於唱衰論要保持足夠的警覺,一旦這樣的論調成為了人們的判斷,那麼再多的好消息,都會成為人們選擇性接觸和注意過程中,被屏蔽的訊息。更緊要的是,一旦唱衰論導致投資、消費決策,態度的改變將越來越難。關於態度改變的研究發現,在兩個具有大致相同的吸引力的選擇之間做出決定後,人們一旦採納某個選擇,這個選擇會比做出決定前更具有吸引力。而被拒絕了的選擇則比做出決定前更不具吸引力。這也解釋了投資者看淡樓市與傳媒樓市負面消息大行其道之間的因果關係。

相關閱讀:

生活中的傳播學|香港沒有玻璃心

生活中的傳播學|好客之道運動需催化劑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生活中的傳播學|誰在唱衰香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