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有片)半句鐘直達!深中通道料月底通車

這個月底,習慣自駕暢遊內地的香港司機,除港珠澳大橋之外,又將多一個快速通達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選擇。粵港澳大灣區關鍵交通樞紐——深中通道項目建設目前已進入收尾工作階段,本月底具備通車條件。7日,上百名記者冒雨探營深中通道,穿越6.8公里長海隧,搶先感受智慧交通系統護航的大國工程帶來的全新出行體驗。據了解,深中通道正式通車後,深圳到中山將實現30分鐘內直達,節省一半以上的時間,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將再上新台階。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路網調度中心負責人徐先蔚表示,「對於香港民眾來說,多一條路就多了一個選擇。」

月底具備通車條件

香港與深圳,一河之隔,如今雙城生活已成為兩地居民的日常。作為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是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A字形交通網絡骨架的關鍵一橫。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范傳斌表示,目前深中通道房建等工程處於收尾階段,項目將於本月15日-16日召開交工驗收會,預計本月底具備通車條件。深中通道正式通車後深圳到中山將實現30分鐘內直達,節省一半以上的時間,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將再上新台階。「深中通道通車將為香港與灣區內地城市的人才、產業流動,或者是生產要素流動,帶來積極影響。」

從深圳寶安機場南側的深中通道東人工島主線向西行駛,便能進入長達6845米的深中隧道,打卡這一入選「全球隧道與地下工程領域50項標誌性工程」的地標建築。這是世界首座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黑色的瀝青路面油潤發亮,各種交通標識清晰指引……一路前行,記者印象最深刻的,是隧道兩側不斷變換顏色的景觀燈帶,以及每隔一段距離就能看到的綠色安全門指引標記。

據介紹,全彩景觀燈帶可根據環境溫度、車流狀況變換顏色。發生緊急事件時,燈帶由近至遠分段顯示紅、黃、綠色,能夠引導人員有序疏散。北京交科設計院深中通道項目負責人霍潔介紹說,「人員從事故隧道疏散到對向隧道裏,需要通過中間的安全門。為了大家能夠更快地發現安全門,我們可以在安全門這個區域,單獨控制它顯示為綠色。」

除了顯眼的標記外,長6.8公里的隧道裏還有14台智能巡檢機器人,南、北行車洞平均每1.2公里就布有一台。這些小小機器人,承擔着隧道交通環境和機電設備日常巡檢工作,還可以在應急情況下,接受控制中心遠程指令趕赴現場,實時監控、傳遞數據,並通過自帶揚聲器進行疏導。

西人工島建科普教育基地

車輛駛出隧道後,便抵達橋樑隧道交通轉換的重要樞紐──造型如鯤鵬展翅的西人工島。西人工島房建工程包括主樓、風塔、開關站、消防站、越浪泵房等。一下車,記者就被高聳的風塔所吸引。「它是隧道的通風換氣設施,就像是隧道的『呼吸系統』,日常可以將汽車尾氣等廢氣排出,保證隧道內空氣有效流通。如果發生火情時,也可以迅速排煙,確保安全。」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馬二順如此介紹。

與風塔相互輝映的,是主樓棕櫚葉般的幕牆。外立面的清水混凝土顏色簡潔素雅,鏤空結構實現通風與遮陽,陽光明媚的日子行走其中還能與光影嬉戲。未來,這裏將作為深中通道的科普教育基地和辦公場所。馬二順表示,深中通道房建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位於主樓左翼的科普教育基地正在加緊建設。「通車後,社會車輛不能隨意進入西人工島。待科普教育基地建成後,我們將及時發布預約參觀方式。」

智慧交通系統亮點

智能巡檢機械人

14台智能巡檢機械人(機器人),南、北行車洞平均每1.2公里就布有一台,負責隧道交通環境和機電設備日常巡檢;在應急情況下,可接受控制中心遠程指令趕赴現場,實時監控、傳遞數據,並通過自帶揚聲器進行疏導。

對應北斗衛星

雙波長火焰探測器、北斗衛星信號模擬設備等,為安全高效出行保駕護航。

全彩景觀燈帶

可智能調節的全彩景觀燈帶,根據環境溫度、車流狀況變色,提醒司乘人員路況;發生緊急事件時,燈帶由近至遠分段顯示紅、黃、綠色,引導人員有序疏散。

隧道「呼吸系統」

55米的風塔是隧道的通風換氣設施,日常可以將汽車尾氣等廢氣排出,發生火情時也可以迅速排煙。

四大應用體系

包括交通智慧管控、出行智慧服務、設備智慧運維、應急智慧響應四大應用體系,將提升珠三角高速公路網的車輛通行能力。

記者觀察|與港珠澳橋互補 港人出行更便利

香港工聯會中山諮詢服務中心主任潘志輝因工作需要,經常自駕或乘巴士往返香港和中山兩地。虎門大橋作為曾經中山往返香港的必經之路,擁堵塞車是家常便飯,「最久一次我從中山坐巴士,在路上堵車四個半小時才回到香港。」談起往返兩地的堵車經歷,潘志輝苦不堪言。

南沙大橋通車後,雖一定程度緩解了虎門大橋的擁堵,但中山到香港的車程並沒有明顯縮短,「即便不堵車,車程仍在一個半小時以上。」也正因如此,潘志輝十分關注深中通道的建設進展,今年二月更是作為港人代表登上深中大橋參觀。「雙向八車道的橋面道路非常壯觀,橋上的視野開闊,整個橋樑美觀度完全不輸港珠澳大橋。」

在了解到深中通道通車後,從深圳到中山的車程將縮短至30分鐘左右,潘志輝表示十分期待。「深中通道的通行費是66元(人民幣,下同),而港珠澳大橋的通行費是150元,將來從中山回香港,我可以花更少的費用更快回到香港。」

通車後的深中通道,將與港珠澳大橋以互聯互補的形式出現在大灣區交通樞紐版圖上,確保無論是擁堵或維修,大灣區的城市群之間始終有橋可用。「從香港市中心或香港機場去內地,走港珠澳大橋方便,從屯門和元朗去內地,深中通道更快,港人可根據需要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交通線路。」

(來源:大公報 記者:黃寶儀、帥誠)

相關閱讀:

(有片)深中通道月底具備通車條件 港人出行新選擇

深中通道料6月通車 深圳灣往中山快45分鐘 跨境直巴改道票價不變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半句鐘直達!深中通道料月底通車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