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有片)「手藝.守藝」非遺同樂 師傅教得開心市民學得用心

【點新聞報道】廣樂悠揚,糉味飄香,位於荃灣的香港非遺中心今日(8日)人頭攢動,由非遺辦事處舉行的「手藝.守藝」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吸引了大批市民參與。

為響應國家於每年六月第二個星期六訂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提升公眾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的意識,非遺辦事處今日在荃灣三棟屋博物館的香港非遺中心舉行「手藝.守藝」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透過一連串精彩活動,讓市民體驗粵港兩地匠心獨妙的傳統手藝與工匠精神,了解兩地非遺技藝的傳承狀況。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岑佩玉接受點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透過活動展示香港非遺的傳承與發展情況,加深香港市民對非遺的認識。她特別提到,今次活動邀請到香港和內地的多位非遺傳承人和技藝師傅,一方面可以藉這個活動推廣非遺,另一方面兩地非遺也能有深入交流對話。「我們香港的非遺很多和內地同根同源,大家一脈相承。」岑佩玉說。

廣彩瓷燒制技藝項目區級傳承人何靜儀示範廣彩製作技藝。(點新聞記者鹿洺攝)

今次活動中,粵港兩地多位非遺傳承人及資深工藝師傅齊聚一堂,現場示範廣彩製作技藝、獅頭彩紮、灰水糉製作技藝。來自廣州的廣彩瓷燒制技藝項目區級傳承人何靜儀表示,來參觀的市民很多,看到大家對廣彩感興趣,自己感到非常開心。「宣傳推廣很重要,要傳承一個東西,就要令更多人認識它。」何靜儀分享,為了從小培養非遺傳承人,內地有很多培訓課程和學徒班,以後也希望香港能開設類似課程。

香港資深紮作師傅許嘉雄現場示範香港獅頭彩紮過程,他接受採訪時說,這幾年多了機會讓市民真正從頭開始做獅頭,「我好開心,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借這些機會讓更多市民知道香港還有這些手工藝。」許嘉雄感謝非遺辦在推廣非遺方面的工作,令非遺行業得以傳承推廣。

香港資深紮作師傅許嘉雄帶市民體驗香港獅頭彩紮。(點新聞記者鹿洺攝)

【傳承與教育在體驗中萌芽】

小小的三棟屋博物館,卻承載了學生、市民對非遺大大的興趣。從早上10時開始,來參觀體驗的學生、市民絡繹不絕,現場充滿歡聲笑語。市民在師傅指導下體驗紮作、古琴製作、玉器製作、灰水糭製作等技藝,並欣賞廣東音樂現場演出。

多個學生團體參加「手藝.守藝」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市民陳先生體驗香港獅頭彩紮後忍不住一直誇獎紮作師傅,「演示得好好,學到很多東西。」陳先生表示,自己和家人平時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興趣,知道今日活動後專門過來看看。「剛得知有免費非遺班,之後有機會都會參加。」

市民林小姐帶兩個小朋友來參加非遺活動,在欣賞廣東音樂表演時,她和孩子都聽得如癡如醉,「我們聽的好入迷,中國樂器原來可以演湊這麼生動的旋律,好像很多雀仔聚在一起開會。」她分享到,今天參加了多個工作坊,看到獅頭、古琴、玉石製作過程,學到很多東西,小朋友也有很大收穫。「作為中國人,真的覺得我們的祖先好有智慧。」林小姐說。她的兩個小朋友也對記者說,下次有類似活動一定還會再參加。

市民甘小姐表示自己在網上看到活動宣傳後就立刻報名,參觀體驗後感覺很有趣好玩,學到很多手工藝知識和細節,「很有一種傳承和教育的感覺。」

主辦單位對支持機構和參與展示、交流的非遺傳承人、技藝師傅頒發感謝狀。(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是次活動得到潤愛同行及中華藝興文化平台支持,主辦單位亦向支持機構和參與展示、交流的非遺傳承人、技藝師傅頒發感謝狀。為了讓市民更投入活動,非遺辦事處特別加入了「非遺印匠」互動遊戲,市民可參觀非遺中心內的常設展覽,並回答非遺相關問題以換取紀念品。非遺中心內亦特設以本地飲食文化和獅頭為主題的「打卡」位供市民拍照留念。

(點新聞記者蘇婷、鹿洺報道;視頻攝製:鹿洺、蘇婷)

相關閱讀

香港首辦「非遺六月」開幕 楊潤雄冀市民加深了解非遺文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手藝.守藝」非遺同樂 師傅教得開心市民學得用心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