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湖
今天香港教育界有一個重大新聞,那就是本港大學明年起連續三年增加學費,平均每年加5.5%。政府今日公布了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本港8所大學公帑資助課程在2025/26至2027/28學年的學費水平,稱「考慮各項因素後,政府決定教資會資助課程的學費水平,將以平均每年5.5%的溫和幅度調整」,而「2024/25學年的學費,仍將維持不變,以讓社會有更長時間作出適應及準備」。
教資會資助學位課程學費的上一次調整時間,還在1997/98學年,當時的大學學費收費,即增至現行每名學生每學年42100元的水平。也就是說,在相較當年物價水平已上漲40%的背景下,香港的大學學費穩定不變已有長達近30年時間。
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如何看待包括教育、醫療等在內的公共服務產品價值屬性,並制定相應價格,從根本說,有賴於這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也與其社會大眾認知觀念和制度選擇不無關聯。比如以內地大學的學費水平為例,根據目前公布的數據,2024年度入讀北京大學校本部的學生收費為:理科試驗班類、文科試驗班類、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生物科學類專業為5300元人民幣/學年,其他專業5000元人民幣/學年,學費之外,入住學校提供宿舍的住宿費,為750-1200元人民幣/學年,基本生活費則大致在每月800—1000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一名能考上北大的內地學生,在不考慮申請學生貸款的前提下,需要其家庭做好每年1.5萬元到2萬元的財務預備。
當然,需要言明一點,就是目前的香港也好、內地也好,都奉行支持文化教育事業的公共政策,以公共財政支持教育發展。在香港,教資會資助課程明定為公帑資助性質,香港政府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將學費收費水平定為全部費用的約18%,也即除學費外的另82%支出概由政府承擔,此比率一直沿用至今。多年來,入讀大學的教育成本收回率因經濟起伏有所波動,但由於近三十年來提供高等教育的成本普遍呈上升趨勢,近年來該比率持續下跌。據稱以2024/25學年的情況而計,預測收回成本將下滑至12.5%的低水平。而按經調整後的學費水平,2027/28學年的成本回收率,也僅回穩及改善至13.4%。
從這個角度出發,站在平衡政府財政預算與資助公共教育事業的中間立場來說,香港適當提高大學學費有其合理性,有益於政府財政收支的健康平衡。經濟學上有「教育的外部性」理論,最早由馬歇爾在1890年《經濟學原理》中提出,經庇古、科斯等人的補充,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發展。其理論大意指教育投入在早期確實投資甚巨,成本甚高,但隨着時間的拉長,由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帶來的效用外溢,最後反而有益於社會的整體利益。這也是世界多數國家比如德法等在內的歐陸國家越來越支持教育、並興辦公立教育的原因之一,公共財政取之於民,亦用之於民,同時充分體現了「有教無類」的教育公平原則。
不過,亦有包括美英等在內的英語系國家,繼續奉行教育領域特別是私立教育的高收費政策。個中原因,非關以上所述的政府公共財力因素,而與其社會所長期形成的文化認知、公眾選擇的制度路徑有關。
以美國為例,美國價值觀中仍然有強烈的個人自由主義色彩,強調自由意志、個人選擇,尊重自發形成的市場規律,「小政府、大社會」,政府不對市場做過多干預。因此,教育產品的提供在美國非常豐富,私立教育發達,對私立教育的收費政府也少做干預。對教育如此,對醫療亦是如此。美國在醫療健康領域仍奉行市場原則,沒有強制性醫保制度。奧巴馬總統當政期間曾試圖推動醫改,建立全民醫保,曾被民主黨視為奧巴馬的政治遺產,但最後還是遭到廢止。
回到主題,在全世界都有通脹現象出現,政府亦需要平衡財政預算的背景下,本次香港特區政府溫和提高大學學費,原因可以理解。接下來的關鍵事宜,是如何讓公眾願意接受。
目前的學費漲幅計劃是三年內平均每年上漲5.5%,大約每年漲2000多元港幣,分攤到全年即每月漲200元港幣左右。看似金額不高,不過,政府對此亦不可大意。2006年4月筆者到柏林出差,正趕上當時德國醞釀實行大學收費改革,當時公布的計劃是每年收五六百歐元學費,在當時匯率條件下合每月500元人民幣,已類似當時中國的大學學費情況。結果在柏林趕上多場家長上街反對活動,後來只能放棄實施,另謀它途。
總的來看,對此收費改革,政府接下來應做好細化方案和解釋工作。一般中產家庭可能還好,如何說服低收入家庭接受,減少對其家庭財務的負面影響,需要相應配套出台更更細致、更有針對性的惠民政策。
特區政府發言人稱,政策將「確保符合資格的學生,不會因經濟困難而無法接受高等教育」,政府會提供兩項資助計劃:即須經過家庭入息及資產審查的「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和無須入息及資產審查的「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配合是次學費調整,該兩項資助計劃下的學費助學金和學費貸款額,亦會由2025/26學年起相應調整。「政府亦知悉各教資會資助大學對有需要學生設有獎學金、助學金及貸款等其他財政支援,確保學生不會因財政困難,影響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希望如上方案在進一步細化完善後,能在未來惠及確有需求的學生家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