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增強北都區新質生產力論壇舉辦 劉國勳冀打造「15分鐘生活圈」

【點新聞報道】由香港菁英會主辦、大灣區5G產業聯盟及PolyU SPEED HKCC共同合辦的創新科技企業家系列-第四擊「增強北部都會區 新質生產力論壇」今日(22日)舉行,逾100位業界人士出席,共同交流了解北部都會區的最新發展及機遇。有立法會議員建議,運用「片區統籌」模式,加強「公私營合作」,打造「15分鐘生活圈」概念,研究設《北部都會區條例》,在各方面拆牆鬆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

創新科技企業家系列-第四擊「增強北部都會區 新質生產力論壇」今日舉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萬霜靈攝)
發展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介紹北都發展最新情況。(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萬霜靈攝)

論壇上,發展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用互動問答遊戲的形式讓與會者了解北部都會區發展最新情況。他指,今年北部都會區將會有兩個改劃用地項目,3個進入申請撥款及施工階段的工程項目,4個土地用途方案計劃於今年內進行公眾諮詢。以河套區港深創科園為例,首三座大樓年底起陸續落成,第一期規劃有不同產業主題的片區,包括生命健康科技區、產學研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區等。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作主題分享。(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萬霜靈攝)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作主題分享時表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新中心,佔香港總面積近三分之一,有別於以往「新市鎮」的單一建設發展模式,是集優質生活、產業發展和文化休閒等產城合一的都會區。他建議提升北都辦職能,加入各相關政策局副秘書或首席助理秘書兼任副主任及組長。他強調,須改變過往「新界北是邊界」的思維,運用「片區統籌」模式,加強「公私營合作」,緩解政府財政壓力,同時打造「15分鐘生活圈」概念,研究設《北部都會區條例》,在各方面拆牆鬆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

創新科技企業家系列-第四擊「增強北部都會區 新質生產力論壇」今日舉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萬霜靈攝)

互動環節中,各嘉賓以創新科技、生產要素、產學硏協作、深港分工、新質生產力規劃等多個角度分析如何增強北部都會區的新質生產力。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廸強調流通的重要性,認為北部都會區要做到高科技、高質量、高效能,必先完善交通基建項目,例如港鐵北環綫、新界東北綫等,促進區域內交通輸送。大灣區5G產業聯盟執委會主席侯東迎認為,除要考慮傳統鐵路、公路、路橋等基建設施,也要考慮5G等通訊科技配套,提早規劃,以滿足未來科技發展對數據、算力方面的要求,建議推動深港兩地數據融通,做到深港協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認為,北部都會區最需要做的是引進如芯片行業等的高端製造業,以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提升。

創新科技企業家系列-第四擊「增強北部都會區 新質生產力論壇」今日舉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萬霜靈攝)

立法會議員周文港認為,北部都會區應以產業為先,最好能先有2-3個著名的超大型創新和勞動密集兼備的企業落戶。香港菁英會永遠榮譽主席洪為民認為,要做好產學研轉化,進一步建立類似美國Bell Lab、Scripps Research,英國AMRC這一類針對產業的研發機構,採取開放式創新的模式,將應用研究發展到中試階段。他指,剛剛通過撥款的香港微電子研發院是一個好的開始,未來北部都會區應多建立類似的研發中心,針對未來產業,搭建深化產學研合作的橋樑和載體。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胡恬恬報道)

相關報道:

立會北都區小組赴深圳 考察片區統籌發展模式

新世界與深業集團簽戰略合作協議 發展北都創科及房地產項目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增強北都區新質生產力論壇舉辦 劉國勳冀打造「15分鐘生活圈」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