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解決「住」的問題,是現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多項房屋新猷漸見成效。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提出興建「簡約公屋」,以盡快填補短期公營房屋供應不足的缺口,並改善居住於不適切居所的市民的生活環境和質素。
不足兩年,首批兩個分別位於元朗攸壆路、牛頭角彩興路的項目,合共逾4400個單位今日起接受申請,預計明年第一季起陸續入伙。政府兩年來不斷推進的過渡性房屋項目,今年亦踏入豐收期,不少劏房戶已陸續搬入新居所,居住環境得到提升。
本屆政府在解決本港房屋問題上推出多項措施,《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全新的簡約公屋概念,以填補短期公營房屋供應不足的缺口。簡約公屋運用「組裝合成」建築法,13個項合共約3萬個單位分兩批推進,首批四個項目提供約1.7萬個單位,預計於明年第一季起陸續落成,第二批九個項目合共約1.3萬個單位,預計於2026年第二季開始入伙,目標在2027年第一季全部落成。
首批兩個分別位於元朗攸壆路、牛頭角彩興路項目合共約4400個單位,6月24日開始接受申請。簡約公屋主要供輪候公屋三年以上人士入住,以家庭申請者優先。
過渡房供應超出目標
與此同時,過渡性房屋的興建步伐不停,早前已覓得土地可提供超過2.1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超出目標的2萬個單位。房屋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已有約13700個單位投入服務。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本月初表示,預計今年將有6000個單位落成,明年和後年分別有1400個和50個單位相繼落成;過渡性房屋整體平均入住率亦非常理想,位於市區的項目很受歡迎,截至今年4月底,入住率平均達93%,新界區項目平均超過96%,令不少早前居於劏房或不適切居所的市民,陸續搬入寬敞的過渡房,繼續輪候公屋。
同時,為持續加強統籌和優化過渡性房屋的申請工作,房屋局去年推出過渡性房屋中央統一平台「住得易」,市民可於網上申請入住過渡性房屋,截至今年3月底,房屋局已收到約1.5萬份過渡性房屋申請。
為新建單位面積「封底」
此外,為取締劣質劏房,政府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包括為劏房居住環境設定最低標準,例如樓宇安全、消防及衞生要求、居住面積等,並針對不合最低標準的劏房提出取締方法、防止不合最低標準的劏房再增加,以及提出所需的行政和立法建議等。預計工作組會在成立後十個月內向行政長官交出建議報告。
為滿足市民「住大啲」的訴求,現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新建單位面積「封底」,所有於2026/27年度起落成的資助出售房屋,一般實用面積不能少於26平方米,除一至二人單位外的新落成公屋,一般室內樓面面積亦不少於同等水平。新一期綠置居推售的長沙灣麗玥苑,所有單位面積均不少於26平方米。
輪候公屋時間 目標縮至4.5年
公屋輪候時間早年曾持續攀升,最高曾升至6.1年,現屆政府在2022年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為當時約6年的輪候公屋時間即時「封頂」,目標是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屋總供應量,將綜合公屋輪候時間在2026/27年度降至約4.5年。
公營房屋供應持續增加
香港房屋委員會早前公布更新數據,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7年,按季輕微下跌0.1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回落0.2年至3.8年。房委會指,隨着2024/25年度在屯門、東涌及新界北,以及2025/26年度在觀塘、古洞北、粉嶺北及上水等地區均有不少新公屋供應,加上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於2025年初開始陸續落成,整體公營房屋供應會持續顯著增加。
房委會強調,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六年封頂目標不變,有信心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在2026/27年度回落到4.5年。
在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政府亦多管齊下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包括去年優化「富戶政策」,要求在公屋居住滿十年的住戶,須每兩年進行一次入息及資產申報。在2023/24年度,截至今年2月底,因租戶濫用公屋和違反租約或房屋政策而收回的單位已超過2500個。
過渡屋及簡約公屋 改善基層居住環境
傳統公屋建造需時,政府近年落成的過渡性房屋及即將可供申請的簡約公屋,為不少輪候公屋的基層及劏房戶提供安家之所。有希望申請簡約公屋的劏房戶表示,簡約公屋令人非常心動,期望能夠住上,省錢之餘,也能讓孩子住得舒適。有已住上過渡性房屋的長者表示,轉區生活容易適應,人也開心了。
伯伯擺脫劏房笑開顏
林女士與丈夫及10歲女兒居住在深水埗福榮街一個百平方呎劏房,雖是雙職家庭,丈夫在車房上班,但她因要照顧小孩,只能在便利店打散工,家庭收入只得萬餘元。住屋月租五千元,加上女兒補習班要花費兩千元,生活拮据。寒苦也罷,最令林女士在意的是,女兒慢慢長大了,擔心惡劣的住屋環境,會讓她感到自卑。「至少有個地方正正經經做功課就好了……」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早前走入社區,與基層市民見面,介紹簡約公屋項目特色。林女士對簡約公屋大感興趣,一面看着簡介單張上的示範單位相片,眼睛笑成了兩道月牙,當知道申請簡約公屋不會影響公屋輪候期,可住長達5年,她很希望能夠申請。「居住環境更闊落,租金更相宜,當然心動了,這對基層而言是福音啊!」
2022年,何永賢上任初期,曾到深水埗探望過一名70多歲伯伯,當時伯伯居住空間悶熱擠迫,床邊不遠就是一個沒有門分隔開的馬桶,他滿頭大汗,希望政府盡快緩解市民的居住困難。這一畫面讓何永賢難以忘記。直到今年4月末,兩年過去後,何永賢到荃灣「普綠軒」過渡性房屋視察時,竟與伯伯重遇。伯伯換上一張笑臉,對現在生活非常滿意,雖然要轉區生活,但一下子就適應了,比起以前住在高昂租金劏房的困境,現在整個人都放鬆了、開心了,「終於可以睡得安心了。」
社區客廳為劏房戶提供額外生活空間
為支援居住環境惡劣的劏房戶,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社區客廳試行計劃」,為劏房戶提供額外生活空間。首個「社區客廳」去年12月啟用,不足半年已達到全年服務至少500個合資格會員的指標。
本港首個位於深水埗的社區客廳在去年12月18日啟用,提供共享生活空間,包括廚房、飯廳、客廳、學習及活動室、兒童遊樂設施、健體設施及自助洗衣設施等。項目由信和集團和黃廷方慈善基金免租借出地方,關愛基金撥款2500萬元營運,九龍樂善堂負責營辦。
九龍樂善堂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截至6月22日,社區客廳已有500個合資格家庭會員,目前每月平均達1萬人次。項目由去年開幕以來,不足半年已達到全年服務至少500個合資格會員的指標,人次亦較每月平均6667,即全年8萬人次的指標多出近50%。
九龍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表示,社區客廳這個精準扶貧項目受到會員的正面評價,認為能真正延伸其生活空間,減少了水電、孩子學習費用、生活上的開支,在社區客廳認識到社區資源並擴闊社交圈子,好多會員和小孩子很喜歡這個「家」。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早前表示,當局會繼續推廣社區客廳,並預告今年內深水埗、九龍城區會再增三間社區客廳。
「告別劏房」為本屆政府其中一個主要工作,但面對20萬個劏房,無法一蹴而就。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報告表示,已開展解決長遠「劏房」問題的調研,同時致力改善現時劏房戶的生活社區環境,而「社區客廳試行計劃」由商界提供場地,關愛基金提供資金,委聘非政府機構負責營辦,為劏房戶提供額外生活空間,並提供資訊及舉辦講座,按需要把服務對象轉介接受合適的社區服務;以及聯繫商界和地區組織提供非現金捐贈(例如食物、食物券)及義工服務(例如功課輔導)等。
(來源:大公報A3:要聞 2024/06/24 記者:王亞毛、伍軒沛)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