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盤點中電半年7宗電力故障 這份應急指南請收好

【點新聞報道】中電今年以來已經發生7宗電力故障,近日亦發生電壓驟降令多區大廈停電,為6月以來第二次大停電,受影響居民甚廣。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25日)表示,穩定及可靠的電力供應,對於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很重要,也都影響各層面的經濟發展,中電必須找出問題所在,從根本改善,減少未來發生事故的機會,維持一直以來香港賴以為傲、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點新聞盤點半年多來7宗電力事故,回顧停電原因及波及範圍,並整理停電應急指南,遇險時冷靜處理。

電力事故盤點

1月(2宗)

青衣牙鷹州街變電站巨響冒白煙 大批青衣居民表示住所「跳電」

1月1日,牙鷹州街變電站突傳爆炸巨響並噴出白煙,大批青衣居民表示住所「跳電」或有電器突然關機。

中電調查報告指,由於變電站電纜終端內物料有瑕疵,令絕緣層效能隨使用時間降低,最終導致短路。

青衣安湄樓電纜故障 388名住戶受影響

1月7日,青衣長安邨安湄樓疑有電纜故障,停電約1.5小時,388名住戶受影響。

中電指出,安湄樓的中電變電站內一條1.1萬伏特地下電纜的接頭異常提早老化,導致該接頭防水功能失效,濕氣進入接頭腐蝕內部部件,絕緣層破損,以致供電中斷。

機電署則要求中電在兩星期內提交詳細報告。

3月(2宗)

元朗凹頭電纜下垂 導致68個客戶停電

3月19日,中電承辦商當日中午為一組不帶電的40萬伏特架空線路,進行更換架空電纜工作期間,一條非帶電的導引線下垂至行車天橋橋面,打中小巴及燈柱,最終影響附近的1.1萬伏特供電系統,並導致68個客戶停電。

中電調查後發現,事故源於承辦商未有依據施工方案安裝所需的「雙滑輪裝置」,且無有效防墮措施以防止導引線過度下垂,現場承辦商工作人員亦協調不足。

當局回應,事故成因完全基於人為錯誤,雖然有關工程由中電的承辦商執行,但是中電未有適切地監察涉事承辦商,應當承擔主體責任。

多區電壓驟降 逾50宗困電梯事故

3月30日約12時28分,多區電壓驟降,消防處接獲至少54宗困升降機報告,地區包油麻地、觀塘、荃灣、上水、馬鞍山、沙田、寶琳、元朗等地。

中電表示,元朗十八鄉崇山新村對開山坡發生火警,波及附近電塔,令一組連接荔枝角至元朗的40萬伏特架空電纜線路故障,電力供應沒有中斷。

機電署要求中電在四星期內提交詳細報告。

4月(1宗)

屯門電壓驟降 逾120宗困電梯事故

4月6日下午,中電於屯門的40萬伏特供電系統錄得短暫電壓驟降,造成最少122宗困𨋢及28宗火警鐘鳴響事故。

中電調查指,事故源於雷擊,導致龍鼓灘發電廠內兩個主變壓區域有部件受損。

機電署要求中電在四星期內提交詳細報告。

6月(2宗)

黃大仙區大停電 影響逾2000戶

6月12日晚上約8時,黃大仙區大停電,包括黃大仙下邨、黃大仙中心、現崇山及美東邨等,約2,250個中電客戶電力供應受影響。

中電表示,事故源於黃大仙區內有1.1萬伏特電纜故障。

多區電壓驟降 鑽石山鳳鑽苑停電

6月23日凌晨約2時,葵涌、天水圍、元朗、粉嶺、上水、土瓜灣及黃大仙等多區出現電壓驟降,鑽石山鳳鑽苑停電逾一小時。

中電表示,連接元朗至深圳的40萬伏特架空供電系統受到不穩定天氣影響致短暫電壓驟降,期間電力供應沒有中斷。

機電署要求中電在四星期內提交詳細報告。

停電應急指南

電壓暴升易搶電

屋苑整座樓宇發生跳掣停電事故,通常是由於供電系統受到外來因素影響(如架空電纜受到雷擊),經歷短暫電壓驟降(通常不足1秒時間),觸動屋苑內部電力安全裝置而暫停運作。而村屋地區亦不時會因天氣或其他原因,導致架空或地底電纜受損以致停電。此時應聯絡電力公司協助搶修,要留意當停電一段時間之後,若突然間恢復供電時,家中多個電器同時啟動,會直接令電壓瞬間暴升,容易讓電器抵受不住而燒毀電子組件。當中,對於內置電路板的電器,例如雪櫃、冷氣機及微波爐等,都屬於「高危品種」。故謹記在停電時要將所有電器的插頭暫時拔走並關掉總掣,待恢復供電時才逐一插上啟動,避免多個電器同一時間「搶電」,減少電器「被電壞」的機會。

經常跳掣要檢查

家中電路是由總電掣箱分布到各區域,每組電線均設有保護器來限制供電量,每當電流過大時,這個保護裝置便會自動斷開,停止電流供應,便是俗稱的「跳掣」。如家中同時使用耗電量較大的家庭電器如抽濕機 、暖爐 、微波爐、 電磁爐及冷氣機等,都會引致電流過大,若剛好其中兩種或以上用於同一組電線上時,便會容易導致電力負荷過大而跳掣。此外,如果家中電器出現損壞或有故障時,很容易會導致使用中的電器出現用電量不正常情況,若電流使用量過大時,便會導致「漏電斷路器」的裝置自動斷開,隨即停止供應電流跳掣。

若出現跳掣情況,可嘗試在安全情況下查看總電箱內究竟是跳了哪一組電線熔斷器(fuse掣),很多時跳了掣的fuse都是處於與其他fuse掣的相反方向。當找出是哪一組電路跳掣後,隨即去檢查相關的區域,便能找出引致漏電跳掣的源頭。若家中偶然跳掣,可能是因為電器的電壓不穩所導致,但頻繁出現便代表家中的電器、電路及電線正存在一定風險,可能會引致觸電或因漏電而產生火災風險,這時應盡快聯絡持牌電工師傅來進行詳細電力檢查,尋找出跳掣原因。如遇跳掣,可按以下步驟處理:

1. 將跳開的開關電閘從中央下推至OFF(正常是無法直接向上推)。

2. 把跳電區域中的電器插頭從電源插座上移除,靜待3至5分鐘,順便檢查插座有否燒溶,如有便應找專家處理。

3. 將跳開的開關電閘推至ON,應該就會恢復供電。此時再將電器插上使用,適度減少同時使用的電器量,以避免再次跳掣。

備份Laptop電筒隨身

將應急照明燈及電筒放在家中顯眼位置,隨身準備行動電源,一旦停電也不致於「盲摸摸」,避免使用蠟燭以免發生火警。若停電時正在使用手提電腦,謹記要將重要檔案儲存及關閉。如電腦難以承擔停電或跳掣風險,建議平常可準備UPS不斷電系統,當斷電時可以靠UPS短暫供電,作為電力備援使用。而在夏天時分,較易遇上颱風或雷暴影響電力供應,除適時儲備如食物、飲用水及藥物等應急物資作緊急用途,謹記將電器移到安全位置以防受水浸影響,並關掉冷氣機以防強風導致損壞。

長關雪櫃門 可保4小時

停電過後除要小心電壓暴升,最苦惱的可說是處理雪櫃中的食物,究竟會否「total loss」?食物安全中心發出指引,提醒如停電超過4小時,容易腐壞的食物便應狠心棄掉。

雪櫃內的食物必須儲存於攝氏4度或以下,而冰格內的食品則必須儲存於攝氏零下18度或以下,才能抑制可引致食源性疾病的有害細菌及其他微生物的生長。一旦停電,最佳的做法是不要打開雪櫃及冰格,此舉可讓雪櫃安全保存食物2至4小時,全滿的冰格可保存48小時。故應記錄停電時間,以判斷食物是否可安全食用。在電力恢復後,應檢查易壞食物的溫度。如肉類、海產、蛋類、奶類、乳製品、切開的水果及熟食等變壞風險較高食物,如置於攝氏4度至60度的時間少於2小時,應立即冷藏或使用;2至4個小時則要立即使用,如超過4小時便應棄掉。切勿以試食來判斷,因為食物的味道或氣味未必會變壞。如果不肯定易壞食物是否安全,應直接丟掉。

在平常日子,應確保雪櫃的溫度為攝氏4度或以下,而冰格則為攝氏零下18度或以下。最好在雪櫃及冰格內放置專用的溫度計,冰格內應常備冰塊及冰墊,可以使冰格保持常滿,有助於維持溫度,也可以在有需要把食物轉移到其他地方時用來保持食物冷凍。

相關閱讀:

(有片)中電電力事故頻發 李家超:須查明原因制定改善計劃

機電署成立專責小組 跟進中電改善計劃

多區凌晨電壓驟降 中電:疑不穩定天氣影響40萬伏特架空供電系統

停電點算好?留意應急指南 做好兩手準備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盤點中電半年7宗電力故障 這份應急指南請收好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