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新聞追蹤|記協亂港拒悔改 更趨「美西化」

記協僅有會員三百人左右,認受性和公信力備受質疑。圖為記協新一屆主席及執委會成員。

「香港記者協會」在剛剛過去的6月22日舉行「2024年周年大會暨執行委員會選舉」,由100餘名會員投票選出主席、副主席及10名理事。其中《華爾街日報》記者鄭嘉如、自由記者梁耀聰在無競爭下「當選」,將於7月1日正式接管記協。惟選舉過程中先後爆出主席參選人被「DQ」,理事參選人退選不果、當選後即時辭職等鬧劇。而兩名退選的理事參選人一直與外國勢力沆瀣一氣,退選只為淡化記協「代理人」身份。

有識之士指出,記協「小圈子」毫無認受性,更趨「美西化」,充當西方在港的代理人角色,為外部勢力添柴撥火。

本次執委會選舉原本有16人計劃參選,其中計劃參選主席的網媒《透視報》主編李敏妮於提名截止日被「DQ」,鄭嘉如成為唯一主席候選人。而10個理事席位罕有地出現競爭,除鄭嘉如推薦的10個「自己友」外,另有三個所謂「溫和派」候選人參選,包括「Channel C」多媒體製作主任張軍、「UP Media」營運主任王婧及「贏馬先鋒」編輯章佳強。

退選圖淡化「代理人」身份

被「DQ」的參選人李敏妮在社交平台指控記協高層涉黑箱作業,操控選舉,人為阻撓她取得提名參選。據李敏妮所屬的《透視報》報道,李敏妮按記協規定,成功找到兩位會員作為提名自己參選主席的提名人及和議人。正當李敏妮以為已滿足參選要求時,她的和議人忽然以自己是選委會成員的藉口撤回提名,李立即再找另一名會員作為和議人,幾經波折,李成功於截止提名當日(5月31日)早上,親身到記協總部遞交提名表格。

同日晚上,記協發文指有人向記協撤銷對一名主席參選人(即李敏妮)的提名,又指在當日上午再三向該名要求撤銷提名的會員,確認撤銷提名的意向。記協聲稱,已即時以電郵通知該參選人補交提名,惟在限期前沒有收到回覆,故宣布該參選人的提名無效。而李敏妮卻稱從未有收到提名人通知會撤銷提名,亦未有收到來自記協的訊息,對於被宣布提名無效感到莫名其妙。

而當選的10名理事,亦有兩人在當選後即時提出辭職。根據記協選舉公告,記協於開票前收到張皓明和Danny VINCENT的退選要求。由於選舉沒有退選機制,兩人於當選後提出請辭。其中張皓明並非記者,而是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資助的「Justice Centre Hong Kong」的所謂高級倡議及傳訊主任。而Danny VINCENT是英國廣播公司駐港記者,近年為陳朗昇拍攝紀錄片。2021年,他被尼日利亞在華商會主席指責其報道歪曲事實,編造假新聞挑撥中尼友誼。

會員僅300 無認受性公信力

記協會章7.4條規定,在周年會員大會閉會後至下年度周年會員大會期間,遇有理事辭職者,其理事空缺由在上次周年會員大會中獲選票次多的候補人補上。

目前,記協仍未就落選的章佳強、張軍及王婧是否遞補執委作出澄清。有觀察人士懷疑,除非新一屆執委會可令「自己人」當選,否則理事職位只會懸空。相信陳朗昇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確保委員會內沒有任何反對聲音,這樣記協便可以繼續充當西方在港的代理人角色,陳及鄭亦可提升自己在西方眼中的利用價值。

觀察人士亦指出,現時記協只有300個會員,本身已是業界小圈子,無法代表業界。記協一直「掛羊頭賣狗肉」,回歸以來,不斷濫用新聞自由胡作非為,在香港市民心目中早已沒有任何認受性和公信力。相信新一屆的主席、副主席及理事,只會以記協作為反中亂港的橋頭堡,聯繫西方反華勢力,在港興風作浪。可以預期,鄭嘉如及其團夥當選後,會不斷炮製所謂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受損等議題,為外部勢力添柴撥火,而結局是除了陳朗昇、鄭嘉如及其團夥求仁得仁外,還有機會連累只想做好記者工作的從業員。

(來源:大公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新聞追蹤|記協亂港拒悔改 更趨「美西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