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中華文化節|經典崑劇《長生殿》和折子戲7月亮相 展現北方崑曲精髓

【點新聞報道】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策劃的首屆中華文化節,將於7月中旬上演由北方崑曲劇院帶來的經典崑劇《長生殿》,並由中國戲劇梅花奬(梅花獎)得主魏春榮和王振義擔綱演出,另設兩場傳統折子戲專場,嚴選行當齊全的優秀戲碼,當中不乏珍貴且難得一見的劇目,唱做難度俱高,全方位展示北方崑曲既豪邁又細膩的獨特風格。本節目為第十二屆中國戲曲節的亮點節目之一,亦是葵青劇院25周年誌慶節目之一。

崑劇用崑腔演唱,亦稱崑曲。崑腔於元、明兩代流行於蘇州崑山地區,經明代一批文人改良後的崑腔講究音律,韻味綿長。崑劇對其後的戲曲劇種起了典範作用,故被史家稱為「諸劇之母」及「百戲之祖」,更於2001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屆「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與南方崑曲不同,北方崑曲尤擅老生、花臉戲,獨具豪邁之風。

《長生殿》劇照。(政府新聞處)

​首場大戲《長生殿》是清代兩個重要「傳奇」(中國戲曲文本類型名稱)之一,集文學、音樂及表演之最的崑曲經典。是次演出版本以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為主線,集合整本「傳奇」中精彩且戲劇性的部分,包括《定情》、《絮閣》、《驚變》、《埋玉》、《雨夢》等經典折子。由魏春榮和王振義分別擔演楊貴妃和唐明皇,堪稱當今最得帝妃神采風範之組合。

其後兩場傳統折子戲專場將帶來多齣元代雜劇遺存,其中《女彈》的「九轉貨郎兒」套曲讓正旦一展唱功;《北餞》則為淨行唱功戲,幾已失傳,此乃劇院循舊本重排而成;《刀會》是紅淨唱功戲,一句「大江東去」唱盡關羽英雄氣概。

《青塚記‧昭君出塞》劇照。(政府新聞處)

折子戲專場亦會上演一些現時難得一見的劇目:《出塞》仍保留傳統中唱作兼備的特色;《問探》則為武丑戲,屬「五毒戲」中之「蝎子戲」;《出獵》由娃娃生擔綱演出,唱演別具特色。此外,演出的劇目唱做難度甚高,如《鍾馗嫁妹》中各小鬼武戲出色;《夜奔》對飾演林沖的演員唱做要求極高;《望鄉》尤顯北崑融合南北崑曲的特點,老生與小生的經典唱段劇力萬鈞;《刺虎》乃刺殺旦的代表作,功法「眼」、「面」俱到。

三場演出的詳情如下:

《長生殿》

日期及時間:7月19日(星期五)晚上7時30分

主演:魏春榮、王振義

故事簡介:唐朝天寶十年,唐明皇和楊貴妃在七夕節時於長生殿許下盟誓,願永世結為夫妻。由於唐明皇終日和貴妃遊樂,疏於政事,導致安祿山造反,二人避難途中,將士們要求殺掉楊貴妃。無奈之下,唐明皇賜楊貴妃自縊於梨花樹下。叛亂平復後,又是一年的七夕夜,唐明皇夢中與楊貴妃重逢。

傳統折子戲專場(一)

日期及時間:7月二十日(星期六)晚上7時30分

折子戲《連環記‧問探》

主演:張暖

故事簡介:呂布奉董卓之命與曹操等各路兵馬對敵,先命探子打探軍情,探子回營將對方情況稟告呂布。

《連環記‧問探》劇照。(政府新聞處)

折子戲《昇平寶筏‧北餞》

主演:史舒越

故事簡介:玄奘法師奉旨往西天求取大藏金經。皇帝命十八路總管到長安城外十里長亭餞行。玄奘久聞尉遲恭英勇事蹟,請其述之。尉遲恭與眾官請取法名,之後玄奘啟程西去。

折子戲《貨郎旦‧女彈》

主演:顧衛英

故事簡介:長安秀才李彥和被其妾與姦夫謀取家財,致使全家失散。奶娘張三姑見彥和幼子春郎已無依靠,無奈將之賣予千戶。十三年後,三姑與彥和二人以賣唱糊口。一日來到驛館,遇上繼承千戶官職的春郎招人說唱,彥和與三姑看春郎面熟,試探一番後,父子終得相認。

折子戲《青塚記‧昭君出塞》

主演:張媛媛

故事簡介:昭君痛恨眾臣無能保國,卻由自己遠嫁匈奴和親,感歎不已。昭君離開雁門關後,進入匈奴地界。她懷抱琵琶,悵望前程,悲從中來,悵然而去。

折子戲《單刀會‧刀會》

主演:楊帆

故事簡介:三國時,東吳水軍都督魯肅請關羽過江赴宴,想趁機擒關羽為人質。關羽僅攜周倉赴會,席間與魯肅唇槍舌劍,後佯裝酒醉,持劍脅迫魯肅送至江邊,平安登舟返回。

《單刀會‧刀會》劇照。(政府新聞處)

傳統折子戲專場(二)

日期及時間:7月21日(星期日)下午2時30分

折子戲《天下樂‧鍾馗嫁妹》

主演:楊建強

故事簡介:鍾馗殿試時因貌醜被黜,憤而撞向宮門而死,玉皇大帝憐其正直無私,封為驅邪斬祟將軍。鍾馗在世時曾以小妹許配杜平,為履行前約,遂夜率鬼卒返回故里送小妹出閣。

《天下樂‧鍾馗嫁妹》劇照。(政府新聞處)

折子戲《白兔記‧出獵》

主演:劉巍

故事簡介:彬州按撫劉知遠之子咬臍郎外出打獵,追趕中箭白兔,在井邊遇見一位婦人。那婦人向他述說因丈夫離鄉從軍,被兄嫂逼迫改嫁,她誓死不從,故被兄嫂折磨。咬臍郎對婦人深感同情,答應幫她尋回丈夫 。

折子戲《牧羊記‧望鄉》

主演:袁國良、翁佳慧

故事簡介: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押,被放逐北海牧羊。漢朝派李陵救援,兵敗投降。匈奴單于令李陵前去勸降蘇武,但蘇武義正詞嚴斥之,李陵羞愧而回。

折子戲《寶劍記‧夜奔》

主演:劉恒

故事簡介:林冲火燒草料場、殺死陸虞侯之後,白天隱蔽,夜間趕路,投奔梁山。

折子戲《鐵冠圖‧刺虎》

主演:魏春榮、史舒越

故事簡介:明末,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宮女費貞娥不甘明朝覆滅,詐充公主欲行刺闖王。怎料闖王將其賜給將領「一隻虎」李固為妻。洞房花燭之夜,貞娥將李固灌醉,刺殺後自刎殉國。

北方崑曲劇院於1957年成立,是長江以北唯一的專業崑曲藝術表演團體,在當代崑曲承傳和發展上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劇院多年來繼承、創作及改編多部優秀的傳統劇目,如《牡丹亭》、《西廂記》、《玉簪記》等,並排演了《關漢卿》、《王昭君》等眾多劇目。劇院亦先後出訪美國、芬蘭、瑞典、意大利、法國、德國、丹麥、西班牙、韓國、日本、瑞士等地,廣獲好評。

三場演出均在葵青劇院演藝廳舉行,每場演出長約3小時,包括中場休息15分鐘,唱詞和唸白均設中文及英文字幕。票價分200元、300元、400元及500元,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電話購票可致電3166 1288。查詢節目詳情及購票優惠,請電2268 7325,或瀏覽www.ccf.gov.hk/tc/programme/the-northern-kunqu-opera-theatre/

本節目設有藝人談,講題為「北方崑曲劇院的傳承與表演風格」,7月18日(星期四)晚上7時30分在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二號會議室舉行,由劇院院長楊鳳一以及演員王振義、魏春榮和楊帆主講,戲曲研究者陳春苗擔任主持;另設北崑講座「一曲霓裳傳千秋—談《長生殿.彈詞》和《牧羊記.望鄉》的表演」,7月22日(星期一)下午5時在饒宗頤文化館I座演藝廳舉行,由劇團演員袁國良和翁佳慧主講,北方崑曲劇院樂隊擔任現場樂隊。兩場活動均以普通話主講,免費入場,需預先網上登記留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中華文化節」另設「校園戲曲漫遊」活動,於6月底至7月期間在參與的中學校園內進行。節目以深入淺出的互動形式,包括講解、示範表演、互動遊戲和展覽,讓同學探索不同中國戲曲劇種的藝術特色,親身感受戲曲表演的趣味和文化價值。粤語主講,費用全免。有興趣的學校可致電2268 7280查詢有關詳情或瀏覽www.abo.gov.hk/tc/eventDetail/1370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文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旨在加強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及培養國民身份認同和文化自信。首屆「中華文化節」六月至九月期間舉行,透過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項目和延伸活動,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文藝組織演出、電影放映、展覽和講座等,讓廣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藉以弘揚中華文化,推廣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市民國民身份認同,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貢獻。詳情可瀏覽「中華文化節」網站

相關報道:

(有片)北路梆子傳統劇目《雙官誥》來港首演 打動中外老少觀眾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中華文化節|經典崑劇《長生殿》和折子戲7月亮相 展現北方崑曲精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