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慶回歸27周年|盧金榮:香港產業越趨多元 把握機遇助力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

【點新聞報道】香港回歸祖國27年以來,國際局勢不斷轉變,慶幸國家強而有力的支持,支持香港克服重重難關和挑戰。今集請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以產業角度,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通過政府強化引導角色 產業越趨多元

盧金榮表示,隨着工業北移,國家經濟發展,香港產業結構在90年代出現重大轉變,金融及專業服務業迅速騰飛,使到香港蛻變成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然而,08年金融海嘯,喚起特區政府以至社會各界重視實體經濟,投放不少資源推動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以加強經濟韌性。今屆政府不但推出「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強化政府在產業發展的引導功能,更是推出一系列「搶企業、搶人才」的措施,成效顯著,吸引50間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重點企業落戶香港。不少本地企業,包括廠商會會員在政府「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的支援下,在香港開設智能生產線。由此可見,香港產業愈來愈多元化,形成更高質素、高增值的生產力。

具發展新質生產力優勢 過往不乏成功案例

對於發展新質產力的優勢,盧金榮認為,香港在「創新」、「優質」,抑或是「先進生產要素」和「綠色化與可持續發展」,都有「一己之長」,可以幫助國家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他說,「新質生產力需要革命性科技的突破,香港擁有高水平的基礎研發,例如,本港目前有5所大學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100強,部分院校在醫學護理、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電機及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化學工程等方面的科研能力位居全球頂尖水平」。

盧金榮認為,在特區政府的帶領下,香港產業愈來愈多元化,形成更高質素、高增值的生產力。(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另一方面,新質生產力需要有「新質」的生產要素相配合,尤其是高素質、高能力的勞動者隊伍。香港是國際高等教育樞紐以及高素質人才培養基地,吸引大批內地及海外優質學生留學,而且擁有簡單稅制、低稅率、國際化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等綜合優勢,是全球人才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綠色化方面,香港在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方面起步較早,在綠色科技、環保技術、綠色標準以及綠色金融等領域已建立一定的領先優勢。例如,近年香港的幾間大學及公營研究機構在綠色科技的研發成果屢獲國際獎項和權威專家的認同。

提到成功例子,盧金榮舉例指,香港有不少從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駕駛和智慧物流的創科企業,已達至「獨角獸」規模,例如無人機龍頭企業「大疆」和人工智慧企業「商湯」,都是先由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和科研團隊創立,在國際高新技術產業鏈上早已佔一席位。

「身為製造業界,我認為許多香港產品和『香港品牌』,例如食品、中藥及保健品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特別是內地具有良好的口碑,是消費者心目中代表優質、時尚、信譽、物有所值和上佳服務的信心保證」,盧金榮續說,不少這類優勢產業已積極引入智能化、機械人和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增加生產效率和加強品質監控,甚至推出客製化產品,大大提升產品競爭力。「香港製造」與「香港品牌」的良好形象,與香港的國際大都會的城市魅力互相輝映,構成「品牌薈萃之都」的「軟實力」。

盧金榮表示,雖然近年特區政府投放大量資源發展創新科技,但對工業長遠規劃,以及對傳統工業的支援仍有改善空間。(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要同內地省市強強聯手 打造「合金生產力」

被問到改善空間,盧金榮表示「新質生產力」不但要求發展新興產業,也強調了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性。雖然近年特區政府投放大量資源發展創新科技,但對工業長遠規劃,以及對傳統工業的支援仍有改善空間。他認為當局要因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形勢、新需要和新要求,盡快審視本港創科和產業發展策略方向,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包括提前檢討《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以及制定一份具前瞻性和整全的「香港工業發展藍圖」。

盧金榮又建議,香港積極與內地省市強強聯手、長短互補和優勢聯乘,形成「合金生產力」,達至共進多贏。舉例說,香港可以利用自身在貿易、品牌推廣、檢測認證方面的優勢助力「國潮」品牌走出國門,廠商會曾建議把香港打造成為國產白酒面向東盟和海外市場的集散地和地區性營銷總部和品牌推廣平台,藉此為本地旅遊業開闢一條特色化的吸客路線。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慶回歸27周年|盧金榮:香港產業越趨多元 把握機遇助力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