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慶回歸27周年|莊太量:有國家作堅實後盾 香港不像新加坡般單打獨鬥

【點新聞報道】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回歸27年以來,本地生產總值(GDP)由約1750億美元上升至3835億美元,增加超過一倍。今集經濟篇就請來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同讀者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國家是香港堅實後盾 抵擋負面衝擊

莊太量表示,過去27年,隨着經濟全球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容易遇上波動,幾乎每5至10年就會有至少1次金融海嘯,慶幸有國家支持,作為緩衝,香港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經濟反彈,例如,03年沙士爆發後的自由行政策。

莊太量續說,回歸至今,香港經歷英資、港資到中資佔據主要地位的時代。據不完全統計,單是2022年,香港在港中資企業及下屬實體公司注冊數超過4000家,業務覆蓋金融、科技、貿易等領域,總資産規模達14.98萬億港元。因此,中資對本地經濟貢獻越來越大。

新加坡屬單打獨鬥 香港發展較可持續

提起星港兩地的分別,莊太量指出,新加坡屬於單打獨鬥的類型,需要自己闖出一條路,過程會較辛苦,而且難以承受經濟政策失敗,GDP波幅會較大。相比之下,香港勝在有國家作為堅實後盾,有效地抵銷負面因素的衝擊,因此,香港的經濟發展相對可持續。

莊太量說,香港勝在有國家作為堅實後盾,有效地抵銷負面因素的衝擊。(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莊太量認為,香港擁有較大的政策靈活性,例如,近年被人口老化和移民潮影響,流失大量勞動人口,可以從其他地區輸入專才及外勞,填補空缺,這個或多或少都有國家幫助。若然同類問題發生在其他地區,整個工程會變得更為艱巨。

不過,香港並非一帆風順,需要克服重重困難。莊太量指出,去全球化已經慢慢形成,香港作為全球平台,難免會失去部分國家及地區的生意。他說,「始終涉及地緣政治,香港作為一個特區,只能發揮好自身優勢,做好自己,其餘不可控的因素需要倚靠國家協助」,相信在融入大灣區以至國家發展大局,香港依然大有可為。

至於外界擔心的財政赤字,莊太量認為,無需過於擔心,類似問題並非香港獨有,尤其是疫情期間,許多國家及地區增加政府開支,避免市民大規模失業。雖然香港受聯繫滙率影響,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但香港債務相對很低,只要政府控制好發債額度和速度,不會出現太大問題。他認為,香港債市規模相對較少,適量地發債,可以收取交易時的佣金回報,對發展金融平台起到正面作用。

引入重點企業多元發展 由上而下擁動創新科技

另一方面,香港經常被人詬病經濟單一。莊太量解釋,這個屬於正常情況,香港缺乏諸如石油的天然資源,糧食無法自給自足,現時的發展規模很大程度上倚靠自由開放的經濟和金融制度,吸引人流和資金流。他直言,香港是經濟中心,全世界很少會出現經濟城市完全轉型,只能夠做額外嘗試,多元發展。

莊大量認為,發展科技產業的其中一個重點,是允許企業擁有一定程度的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莊太量認為,發展科技產業的其中一個重點,是允許企業擁有一定程度的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香港的公平性、審慎性或多或少阻礙創科發展。即便在內地,都只有兩至三個較常用的電子錢包,但在香港可以同時有多間企業競爭,政府又擔心過於扶持會被部分市民誤以為是官商勾結。他認為,要邀請國內或海外大公司進駐,必須提供各種優惠政策,而回歸以來特區政府最成功的招商引資例子莫過於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邀請迪士尼公司合作在大嶼山竹篙灣興建主題公園及度假區。

政府正大力推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早前園方更加與來自9個經濟體、約60間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莊太量相信,這類由上而下的發展模式會較以往好,是正確的方向。他直言,與其等產品慢慢研發成功,倒不如優先引入重點企業進駐,再吸引更多企業、人才、技術落戶香港。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相關報道:

慶回歸27周年|盧金榮:香港產業越趨多元 把握機遇助力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

慶回歸27周年|邵家輝:國家助力香港成就「八大中心」 多個範疇取得佳績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慶回歸27周年|莊太量:有國家作堅實後盾 香港不像新加坡般單打獨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