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術
在回歸前後,我們不時聽到政府的方針是「積極不干預」、「小政府大市場」,那是典型的經濟學理論,為自由市場創造條件,然後由市場自由發展,這方法是否行得通?很難說準,因為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是可以的,不過發展至近年,完全任由市場運作,可能就會錯失先機。現屆特區政府主動招商引資,是積極處理經濟問題的方法,而社會亦看見了成果。昨日投資推廣署的工作成績表,就是一個例證。
投資推廣署昨日(2日)公布2024年中期工作成績表,取得相當不俗的成績,單是上半年,就已經協助322間內地及海外企業在香港開設或拓展業務,受助企業按年上升了43%;這些企業會為香港經濟帶來383億元直接投資,並且創造超過3500個新職位;如以KPI(關鍵績效指標)計算,已經超出了2022年施政報告定出的指標。特區政府以至投資推廣署的做法,就是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出擊,為社會注入經濟動力。
看看這份成績表的內容,在引入企業中首五個來源地,中國內地繼續是最大的來源市場,共有150間公司,隨後是美國及英國,分別為30間及19間、新加坡佔18間,法國則有15間。中國內地企業居多,這也符合市況,就如香港股市也有相當部分是內地企業,至於美國、英國企業到港投資,其實是反映那怕外部勢力不斷抹黑香港,但企業也是跟着機遇和金錢走,用雙腳支持香港經濟。新加坡方面,筆者認為這則反映香港與新加坡,可以是競爭對手,但亦一樣可以是合作共贏的夥伴。
搶企業、搶人才,特區政府絕沒有停留於喊口號層面,而是腳踏實地找每一間企業磋商,協助它們落戶香港,如果停留在單純自由市場的概念,一個必然出現的結果,就是「等運到」,有運的企業可能會自己來,沒有運的話,就是任由經濟自行發展,甚至變差。
事實上,現屆政府的努力,也反映在本港實體經濟表現上,本地生產總值由2022年本屆政府上任時的百分之3.7負增長,轉為2023年的百分之3.3正增長,預計今年全年正增長會在百分之2.5至3.5之間。另外,這兩年間市民收入增加,全職僱員收入中位數從兩年前的每月約21,000元上升至今年首季的23,500元,增加了2,500元,增長是百分之11。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就指出,特區政府的未來工作,就包括強化自身優勢,發掘新增長點,政府一直推進「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推出「搶人才」、「搶企業」計劃,大力吸引重點企業、人才和資金來港,未來亦會繼續強化。
特區政府的思路,從香港回歸祖國至今一直改變,筆者直言,抱教守舊思維肯定不行,用舊思維看新時代更加不行,當外部勢力、部分軟對抗的人還在質疑特區政府時,筆者認為他們需要直視香港的各方面狀況,包括經濟數據、市民收入中位數以至政府招商引資的成果;社會各界亦要多為香港發聲,發放正確訊息及正能量,如果有人還單純以觀感去判斷特區政府的努力,這明顯是一葉障目,只見樹葉,不見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