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亦是魯迅先生誕辰143周年。第十五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寫作決賽今日(6日)在麗澤中學舉行,全港共收到1220份參賽作品,經評委篩選後共計149位選手到場參加決賽。
自2021年首次設立香港賽區以來,魯青獎在香港的影響力逐步提升。今年比賽依然分為寫作比賽與書法比賽,共吸引4563名香港學生及青年積極參賽。為鼓勵更多非華裔學生及青年學習中文,今年延續去年的規則創新,特別分設兩個語言組別——母語組及非母語組,其中共收到母語組作品4461份,非母語組作品102份。
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組委會常務副主席、蘇浙公學校長、香港島校長聯會會長方仲倫表示,魯青文學獎香港賽區經過四年的發展,參賽人數越來越多、比賽組別越來越多,不斷提升香港學生對語文科目的熱情,同時書法比賽亦得到了眾多參賽者的響應,進一步推廣中華文化。
麗澤中學校長、九龍地域校長聯會執行委員會副義務秘書李潔明表示,很多家長希望學生參加魯青獎比賽,不僅因為比賽的規格是全國性的,更因為比賽過後會有去內地交流等活動安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中國文化。對於講好香港故事,他表示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都很重要,基於生活體驗,才能講好故事。而非母語組的設置,則體現了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
幾位英國裔和菲律賓裔的非母語組參賽學生表示,雖然感到中文寫作有難度,但還是希望在比賽中挑戰自己。高中組決賽選手梁麗欣選擇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題目,認為這句話正是目前香港社會所需要的精神,「建設香港和每一個人都有關聯,除了個人的事,也應多關注家國情懷」。
從中四到中六連續三年參加比賽的江鵬表示,通過比賽能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今年是最後一次以高中生身份參加,明年會繼續參加青年組別的比賽。
就讀漢鼎書院的韓知浥和韓霖是一對姐弟,由於姐姐曾在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亦激勵了弟弟連年參與。父親韓先生提及支持孩子們參與比賽的原因是「成長不宜一路坦途,越是有難度的體驗,越能增加他們的自信和對文化探索的興趣」。
緊張的比賽過後,就到閱卷打分環節。第十五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非母語組、青年組」評委、中國作協會員、香港藝發局文委會主席羅光萍表示,作為四年的評審,她感覺參賽作品一年比一年更有驚喜,通過參賽文章也能看出青少年的家國情懷越來越深,關心時事,近年社會上下推動國情教育的效果,逐漸顯現了出來。「幾篇高分作文描述了『香港夜繽紛』活動,或用自己的智慧消解國際社會對國家的誤解;也有作文運用歷史典故,講述對人生磨難的理解;或是關注國家科技發展的議題,令人歡欣鼓舞。」對於非母語組別的決賽作品,羅光萍說:「不能用母語者的要求來評判,給出了鼓勵的分數,他們的作品展現出對中文的濃厚興趣」。她亦表示:「香港是一個肯思考的地方,只要一件有價值的事,慢慢做,就會像燈塔一樣照亮社會。」
第十五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評審委員會副主席康一橋表示,參賽人數逐年增多,學生們寫作都很認真。今年的初賽作品中不少談到家國情懷,分享奔赴祖國內地的真實感受,所謂「百聞不如一見」。談及評分標準,有內容切題、結構合理、言之真實有物這幾點,「長遠來講,若把寫作當成一生的追求,應習慣寫真善美,至少要保持真實,只有講好自己的故事,才能講好香港故事」。
第十五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評審委員會榮譽顧問、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施仲謀介紹,在參賽作品中看到不少金句,讚賞學生具有儒釋道的思想。文筆方面,香港學生表達感情自然真摯,觀察深入、以小見大,鋪排架構都有創意和心思,惟系統性和邏輯性還有訓練空間。
第十五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各組別比賽將設特等獎1名,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異獎若干名。比賽頒獎典禮將於10月在香港大學舉行。
本次比賽由魯迅文化發展中心、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組委會主辦,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承辦,九龍地域校長聯會、香港島校長聯會、新界校長會、香港教師會、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校長聯合會、馬相伯天俞教育基金會、九龍青年聯席會議合辦,新界青年聯會、新民黨青年委員會、香港青年協進會、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協辦,香港青少年知行書院執行。
魯迅青少年文學獎以「尊重母語、學習語文、獨立思考、培養韌性」為宗旨,是全國頂尖的青少年文學創作評選活動。活動由魯迅之子、全國政協委員周海嬰生前創辦,從2009年開始,已成功舉辦十四屆,累計參賽人次超過1000萬,發掘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青少年文學創作者。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