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 | 從短劇《豺狼》看觀念傳播藝術

文/鄭班

在今日社會,媒體傳播早已深入公眾生活方方面面:無論是信息的快速傳達,還是各方觀點的交融碰撞,都離不開傳統的機構媒體和各種社交媒體平台上自媒體的積極傳播。媒體行業在正常社會得以健康運行的基石作用,毋庸置疑。不過,除了善用傳播渠道、以求信息的快速發布觸達外,傳播技能的高低,某種程度上更影響最後的傳播效果。傳播工作看似進門檻不高,只是普通工作技能,但要運用得高明,用得巧妙,卻是一項精益求精的手工藝術。

近日,就有一個自媒體「萬人頻道」在YouTube上發布了一條搞作短劇《豺狼》,從藝術創作視角出發,揭開他眼中亂港黑手黎智英的真實面目。黎智英的所作所為,在香港已盡人皆知,如何分辨其言其行,減少其對香港市民的深遠影響,確非易事。1960年前後,中蘇關係交惡,《人民日報》出了系列「九評」文章,向內地民眾解釋交惡緣由和中方立場,名噪一時。1992年鄭小平南巡講話發表前,深圳亦有一組宏文《東方風來滿眼春》預先刊出,從而在大江南北報章引發轉載跟進,至今還是名篇。

這條批黎智英的視頻,該如何構思?是大開大合直接正面陣前叫戰,還是拿起筆來做刀槍抽絲剝筍,似乎皆可成立。不過本片卻另闢蹊徑,小處着手,以媽媽給小女孩講睡前故事切入,用明快清晰節奏,講人人幼年會聽會講的「小紅帽」短故事。就一個溫馨的睡房場景,燈光如豆,聽得入神的小女孩睫毛閃爍,中間穿插幾則天真無邪的小紅帽開心行路、而黑暗和危險正在逼近的動畫畫面,加劇渲染氣氛,然後迅疾以母親警語戛然而止:面對壞人,要加強警惕和自我保護。短短三分鐘十秒,以溫暖家居和無邪童心始,以警言苦口婆心終,有逼真場景和細節,也有嚴正事實和危險警示,一個輕巧的轉折,完成作者的喻意:「小紅帽」的故事相信人人耳熟能詳,但你又識唔識分辨身邊的「豺狼」?

本短片巧用「小紅帽」故事,以小女孩喻對世態人心無知的市民,將黎智英喻作「陰險狡詐的豺狼」。其中的最精心構思,是從媽媽和孩子一起道晚安前的兒童視角入筆,因為人人都經歷童年,人人都渴望母愛和溫暖家庭,因此將本來十分硬朗的觀念傳播變得柔軟,千鈞掌化為入骨綿,由此才進入人心。本片播出後獲網民轉發點讚,周浩鼎、陳恆鑌、穆家駿等多位政界人士亦在社交平台轉發分享。確實是一則當下不多見的觀念傳播案例。

《豺狼》的片尾最後,直接點題:「豺狼在嘶咬門窗,我們能做『東郭先生』嗎?不,唯有拿起獵槍,同仇敵愾,並肩作戰,才是生路!」十分鏗鏘有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 | 從短劇《豺狼》看觀念傳播藝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