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點聲|一張改革藍圖繪到底 中國式現代化譜新篇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央政治局主持會議。(新華社)

文/李聖潑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勝利閉幕,這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黨召開的一次極具里程碑意義的大會。

全會系統擘畫了中國未來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明確到202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80周年時,要完成提出的改革任務,這將對中國以至世界的發展產生重要、深遠且積極的影響!如今,相隔2029年就只有短短5年時間,要在這段時間內完成提出的改革任務,任務雖艱巨,但目標清晰且明確,足見黨中央的智慧、勇氣、決心及魄力。全會《決定》的起草,在黨中央領導下進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文件起草組組長,全程擘畫、組織調研、精心指導、把脈定向,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筆者認為,一以貫之的改革開放是我國突破創新的強大動力,也為全球融合發展創造了條件。以改革推動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內外雙向發力是國家在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最佳選擇、最好路徑、最優方案,盡顯中國智慧。《決定》有目標、有方向、有舉措,不僅向外界清晰傳達了持續開放的恒心,深化改革的決心、實現目標的信心,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行動指南,是新時代新征程上的綱領性文件。

《決定》與二十大戰略部署相銜接 明確目標導向

全會最重要成果,在於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繼續完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根據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表示,這一總目標既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一脈相承,又同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相銜接,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確了目標導向。

繼7月18日的全會公報,7月21日黨中央發布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全文,《決定》共15個部分、60條,分為三大板塊,包括總論及分論(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等方面部署改革),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清楚列明改革的具體部署,非常值得認真學習、仔細領會、全面貫徹!關於確定全會議題的考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第一,這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的迫切需要;第二,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第三,這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迫切需要;第四,這是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的迫切需要。拜讀《決定》全文,使我們對國家前景信心百倍,在未來日子,學習貫徹好《決定》的工作及目標,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的重要任務,任重而道遠。

回望過去,國家發展一路走來,殊不容易。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是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在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中國2023年5.2%的經濟增長高於全球平均之餘,估算亦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發展成就令人驕傲及振奮。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國家如今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正是我國文化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具體表現。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發出了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最強音,令我們充滿了信心,也令全球社會對我們國家充滿期待,必將激發全國人民迎難而上、奮勇向前的巨大熱情和磅礴動力。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給予民營企業極大信心

令筆者印象極為深刻的,是全會強調要完善有利於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堅持對外開放,着眼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加強產權執法司法保護,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提出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健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工作機制,等等。這些舉措將更好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消除各界疑慮,給予民營及外資企業極大信心及強勁的創新、創業動力,去進一步謀發展、創新篇。

這次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戰略性支撐,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創新本質和規律的深刻洞察。現時,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必須繼續把教育、科技以及人才視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鼓勵科技創新、保護知識產權,重視人才、培養人才,建立以創新能力、品質、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才能為2029年完成改革任務,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援和人才保障。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改革 注重系統集成及觀念

值得留意的是,全會非常注重系統思維,從整體出發,先綜合,後分析,更加注重系統集成,堅持系統觀念,做出系統部署。系統思維是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結合的基本思維方式。客觀事物是多方面相互聯繫、發展變化的有機整體,牽一髮而動全身。只有系統思維,才能抓住整體,抓住要害,才能不失原則地採取靈活有效的方法處置事務。整體性原則是系統思維方式的核心,思考和處理問題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從整體出發,全面思考,注重整體效益和整體結果,合於整體、全局利益,就可以充分利用靈活的方法來處置,標本兼治。這就是為甚麼全會強調的不單止是深化改革,而是「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整體觀、全局觀的系統思維,充分體現治國理政的先進性、科學性,既有高度、深度,又有廣度。

《決定》指出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完善港澳台和僑務工作機制。筆者認為,香港作為國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一直扮演着積極、重要的角色,在改革開放初期,港商把人才、資金、技術帶到內地,如今國家變得強大,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體,香港理應進一步把握國家發展機遇,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好「一國兩制」獨特優勢,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發揮專業和制度優勢把資金、技術、人才「引進來」,聯同內地企業及商品「走出去」,擔當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過去從不缺席,將來必定參與更多、貢獻更大。

復興之路並不平坦,但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闢廣闊前景。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唯一正確道路。黨中央帶領國家應對挑戰、衝出困局的智慧、勇氣、決心及魄力,值得香港各界借鑑、學習。在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面對複雜地緣政治因素以及一系列經濟、民生問題,我們應該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秉持突破創新、融合發展的思維,突破種種固化藩籬,解決社會急難愁盼,全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貢獻中國式現代化。

總書記領航定向 實現目標的根本保證

四十多年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如期實現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等一系列偉大成就令人矚目,充分證明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國家有條件、有基礎、有能力成為全球發展和國家治理的樣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勝利閉幕,審議通過的《決定》,是歷史性的、開創性的,也具有積極影響世界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更加深刻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的核心、人民領袖、軍隊統帥的決定性作用,更加深刻認識到「兩個確立」是新時代最重大政治成果、最寶貴歷史經驗、最客觀實踐結論,是黨和人民應對一切不確定性、如期完成改革目標任務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式現代化的復興之路漸行漸堅定。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已經繪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全面改革再出發的衝鋒號,《決定》是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同心同向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行動綱領和動員令。目標已明,方向已定,積極行動起來,強化責任擔當、更加主動作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決定》,不僅有助於積極融入新一輪改革開放大潮,為國家如期實現改革目標添磚加瓦,貢獻智慧和力量,也有利於集體和個人掌握時代潮流、發展趨勢和政策導向,抓住新一輪創新發展的重大機遇,實現更好的發展,利國利民利己,意義重大!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政協常委、香港工商總會會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聲|一張改革藍圖繪到底 中國式現代化譜新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