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范長江行動|香港學子打卡天水古城 驚嘆古人建築智慧

採訪團抵達被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的麥積山石窟。(點新聞記者郭濤攝)

【點新聞報道】今年,甘肅天水的一碗滾燙麻辣燙以其獨特的風味迅速走紅,吸引了無數食客跨越千山萬水,只為品嘗那份地道與醇厚。然而,這座被譽為「隴上小江南」的古城,其魅力遠不止於舌尖上的誘惑,更在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璀璨的歷史遺蹟。7月22日,參加范長江行動甘肅行的香港學子來到天水,在打卡麥積山石窟、伏羲廟、胡氏故居之後,無不感嘆古代工匠的建築智慧。

麥積山石窟千年雕塑藝術的璀璨明珠

麥積山石窟與中國著名的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崗石窟齊名,共同構成了中國四大石窟的輝煌陣容。燦若星群的壁畫和雕塑,尤以北朝泥塑最為著名,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展示了古代彩塑發展演變的過程,是研究雕塑史、美術史的重要資料,被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

同學們在麥積山前紛紛拍照留念。(點新聞記者郭濤攝)

十餘個朝代先後開鑿修繕的積澱,使得遊客可以領略到歷代石窟佛教造像的風格變化。香港樹仁大學學生李銳敏在遊覽過程中被窟內的鮮艷壁畫所吸引,「在攀爬這些蜿蜒曲折的棧道時,我不禁會被古人巧奪天工的技藝所折服。」 令李銳敏印象最深刻洞窟是133窟「釋迦會子」,當自然光線照射進來的時候,竟然可以看到佛祖眼中的淚水。李銳敏說那是一種慈父對未曾謀面孩子的關愛和歉意。這些複雜又細膩的情緒變化,純粹動人。

天水伏羲廟華夏兒女的心靈歸宿

相傳伏羲在市區西北約25公里處的卦台山,以神來之筆繪出先天八卦,開啟了中華文明的序幕,故天水一直有「伏羲故里」之稱。每逢伏羲誕辰,海內外華夏兒女聚首羲皇故里,懷虔敬之心,執太牢之禮,以雅樂之儀,致祭於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

採訪團到訪天水伏羲廟。(點新聞記者郭濤攝)

伏羲廟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四進六院,具有典型的中國古代宮廷式建築格局。穿過宮門,步入前院,由方磚精心鋪設的甬道引領着訪客前行,院內古老的柏樹蒼勁挺拔,枝葉繁茂,遮蔽了炎炎烈日。柏樹之下,主體建築先天殿內現存明代伏羲泥塑彩繪巨像,身高三米,手托先天八卦盤,威儀古樸。殿內天花彩繪河圖居中的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方位圖,在國內古建築中絕無僅有。

伏羲廟內,採訪團成員認真了解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點新聞記者郭濤攝)

胡氏民居明代建築的活化石

「這是甘肅省唯一的也是全國罕見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築風格的古民居建築宅院群」,著名文物、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先生曾對天水胡氏古民居讚不絕口。

採訪團向天水胡氏古民居講解員表示感謝。(點新聞記者郭濤攝)

據了解,天水胡氏古民居中的南北宅子隔街相望,分別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和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至今已有416年和409年的悠久歷史。作為民間私宅,其形制基本按中國傳統民宅的四合院形式構建。

四合院是一種以正房圍繞中央庭院為特點的傳統住宅形式,四面房屋相連,走廊互通,即便在雨天也能避免淋雨之苦。香港城市大學羅倩昕告訴記者,這座民居的布局奇妙絕倫,各功能區域錯落有致、彼此關聯。古人的建築智慧令人敬佩,值得細細品味。

天水胡氏古民居讓學子讚嘆古人的建築智慧。(點新聞記者郭濤攝)

(點新聞記者郭濤、李陽波、張帥 實習記者朱奕臣報道)

更多閱讀:

(有片)范長江行動|香港學子打卡「金城」蘭州 感受黃河旅遊「熱火朝天」

(有片)范長江行動|港生上隴原 探尋多彩甘肅建設新成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范長江行動|香港學子打卡天水古城 驚嘆古人建築智慧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