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熱點追蹤|穿港校校服到港大打卡 為何引熱議?

文/蔣湖

近日,社交媒體傳出一則事情:一內地女子分享與友人穿香港中學生校服參觀港大的經歷,照片可見她身穿一套中學校服,她指兩人背起書包外表像「學生」,「沒查預約就進了」校園。

此帖一出,當然引起兩地網友熱議。有校服所屬中學學生就認為「應該刪帖」,理由是如有校外人穿着學校校服作出「不當行為」,會影響校譽,進而對學生和教職員產生不良影響。也有人認為如果是沒網上預約、為進入大學穿校服瞞天過海當然不妥,但如果不是,穿校服行為本身似無可厚非。最後的情況是,內地女生道歉指確實不知情,校服為淘寶購入,不過她拒絕刪貼,表示以此提醒別人以免中招。

筆者之見,香港是全球華人社會對法治文化和制度實踐理解最深之地,只要不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禁止行為,穿不穿校服確實難以一言判定是非,單看此網絡議題,或有點類似「茶杯裏的風波」。不過,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亦不可完全等閒視之。其背後折射的是部分內地民眾對香港校服文化的不了解,亦是對香港歷史文化的不了解,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對等的認知觀念差異。

內地知名學者、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寫過一本著作《觀念的水位》,從政治文化的角度,討論不同民眾的政治觀念差異,對制度文明產生的可能影響。此之蜜糖,彼之砒霜。這種由不同觀念造成的認知差異,確是阻礙人與人、族群與族群、國家與國家之間和諧交流、和解共生的最大障礙。

觀念當然不會憑空產生。觀念差異的背後,往往是現實生活的投射。譬如校服制度在香港早已行之有年,從幼稚園到中學畢業的十五年時光,香港絕大多數學校都會要求學生每天穿校服、校鞋,男生穿襯衫、西褲、皮鞋,打領帶或領結;女生裙子一定及膝。

着裝之外,對頭髮、書包、飾物、校園內的言行舉止,均有要求。比如規定男生頭髮不得超過眉毛,女生頭髮可長可短,但對髮型也有限制。有些學校允許披散頭髮,有些要求紮起,有些則可以紮一半,披一半。有些傳統女校要求學生必須紮孖辮(兩條辮子),且只能用黑、藍、咖啡色頭飾。不可以梳馬尾辮或盤髪。種種規定,不一而足,充分顯示出香港學校對校服文化的重視。

文明社會由無數些小細節構成。香港的校服文化已有百年歷史,校服經一代代青蔥學子的傳承延續,已不再僅是穿着,而是與校園成長相關的美好青春記憶。因此本次網絡討論中校服所涉學校學生所表達的不忿,也就可以理解。

而在內地,除了大中城市之外的多數地方,校服文化其實還是新鮮事物。1949年後的數十年時間,內地除了比如北京景山學校等少數精英學校之外,校服幾乎已是聞所未聞。衣食足而知榮辱。一條褲子「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這種狀況下談校服,無異於晉惠帝之「何不吃肉糜」。就連校園免費午餐,都是近十多年社會有識之士呼籲、公益界坐言起行的背景下,才逐漸得到解決。因此,才剛剛有校服,還沒有形成校服文化,更談不上形成社會共通的校服文化認知,這是內地的普遍民情。不管是怒其不爭沉默不語或是扼腕長嘆,這就是必須正視的現實。

改進之道,根本上當然是教育,以及實行法治。《魯濱遜漂流記》中寫魯濱荒島土人以殺人吃肉為莊嚴儀式,小黑人星期天最初看到屍體還會忍不住咽口水,魯濱遜最初只能拿着火器訓誡禁止。這個類比也許過於驚駭,不過在如劉瑜所言「觀念的水位」存在巨大落差的早期,除了教育和法治,還能有何善法呢?這也是部分試圖向中小學校長、大學老師、駕照考官給紅包以求方便的內地來港人士,最後令人遺憾地身陷囹圄的原因,他以為給紅包只是一種潛規則和東方亞文化,殊不知在香港語境下,已是觸犯刑律、只能繩之以法的重罪。

從這個角度來看,該內地女子身穿香港中學校服「智闖」港大後還沾沾自喜發帖的行為,實在地說,「水位」確實有點低,當然夠不上違法,但給內地同胞形象造成損害卻是不爭的事實。民國時代的北平戲劇家齊如山先生早年曾帶華工團坐火車經西伯利亞去莫斯科,有人用不慣坐式抽水馬桶,於是馬桶邊沿常常出現黑色蹲印,還自我辯解:反正沒人知道是誰。齊如山只有苦笑:不管是不是你,反正都是車上華工幹的。

男拔共有11名學生於IB獲得45分及44分佳績。(學校供圖)

回到本文想表述的主題,在跨文化語境下,遵守法律是基本,亦要提高學習能力,學會入鄉隨俗。這在內地和香港聯繫日益緊密、越來越多內地朋友來港旅行、工作、生活的當下,這個提醒應該並不為過。囿於兩地過去迥異的文化環境和制度背景,坦率來講,大比例的內地遊客、移民,對香港文化、對普通法系、對海洋工商文明、對政治管治制度、對香港的宗教信仰狀況,其實知之無多。香港的魅力,不僅是維多利亞港灣和太平山頂風景,也不僅是其社福體系、醫療保障、公屋政策、12年制義務教育、包括港大在內的大學自治,更是這裏的法治、自由、平等、信仰自由,這才是香港的瑰寶所在。

行文的最後,再補充幾則歷史小知識。1918年,聖保羅女書院是香港第一家強制學生穿校服的學校。此外,以旗袍為校服在香港亦有百年傳統,如真光、聖保羅、英華、培道等名校,均採用旗袍校服。這種華洋結合、對中國文化的接續傳承,充分體現出香港對古典與現代、西方與東方、秩序和美的包容和尊重。

再向上穿溯,1946年在香港復課的真光學校,其源頭在1872年成立於廣州的真光書院,最早由北美長老會傳教士那夏理(Harriet Noyes)創立。這是廣州開埠以來的第一所女中。真光真光,真理之光,由廣州而香港,文明之光就這樣點點薪火傳遞。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穿港校校服到港大打卡 為何引熱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