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生活中的传播学|讀懂三中全會 香港媒體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文/王妮娜

國家形象傳播的實踐表明,媒體形象是國家實體形象和認知形象的重要橋樑。媒體報道塑造的國家形象對於公眾了解、理解、評估一個國家至關重要。「一國兩制」作為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讓香港享有資訊自由流通的優勢。香港有望發揮該優勢成為融通中外的中國話語體系有機組成部分,通過加速全媒體建設步伐,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對外傳播應加強視頻社交媒體產品開發。智慧媒體是中國故事傳播的「傳輸口」。受到智慧技術、數位技術的驅動,媒體融合也不斷向深層次智慧化的方向發展,逐漸形成全媒體、多平台的傳播矩陣。有研究表明,在媒體形象建構中,西方電視媒體、主流報紙、新聞聚合平台往往會通過策略性敘事、「泛政治化」框架甚至操縱演算法技術等方式呈現與中國相關的多元議題,形塑了正面與負面交織、消極多於積極的複雜形象。隨着以Web2.0技術為基礎、以使用者內容生成為主要功能的社交媒體的興起,社交媒體迅速成為公眾形塑、理解和建構國家形象的重要管道。相較於有聲語言的主體伴隨性、文字語言的文化差異性和影視語言的高度壟斷性等局限性特徵,視頻語言因其顯著的符號綜合性、形態融合性、場景多樣性和意義共用性等優勢,獲得了跨越時空、階層、領域傳播的能力,是幫助形成開放、互聯、共生、互構國際新秩序的主導語言形態,也勢必成為開展國際傳播、型塑國家形象的主流模態。

對外傳播中應加強對非嚴肅內容的關注。筆者最近針對香港傳統傳媒通過YouTube發布新聞的內容研究表明,本港傳統媒體在YouTube上多傾向於發布非娛樂嚴肅子議題。有研究者對YouTube演算法機制進行深入分析後發現,娛樂類議題能夠顯著地延長用戶時間、提高用戶留存率,往往更受演算法推薦的青睞,在平台中擁有更高的可見度。未來本港传媒可平衡嚴肅議題與娛樂議題的比例,從體育、影視、文化、節日等議題着手,策劃和香港特色相關的內容,吸引使用者關注並進一步借助演算法推薦邏輯擴大傳播範圍,實現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目標。比如今年三月份兩會報道中,外長王毅一眼認出跳科目三的洋網紅,是2024年三月份大文集團在YouTube發布內容點擊量最高的新聞。

重視數智時代主流媒體敘事風格的創新。這就要求主流媒體在智慧化內容生產如AI生成、數位人等方面進行敘事風格的創新,融合互聯網思維和智慧化傳播思路,以更加新穎的傳播形態和智慧化的內容樣態,增強中國故事的感召力、說服力和引導力。對香港傳統媒體YouTube新聞發布的點擊量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點擊量居榜首的新聞以新聞視頻短片為主,但也不乏直播、深度報道作品。其中中國女排對戰紀律部隊的直播點擊量為26808,香港同胞慶國慶74周年文藝晚會點擊量為64657;深度報道作品創下不錯傳播效果的和熱點民生話題相關,清新、有趣的敘事風格能夠帶動嚴肅話題的高流量傳播。

此外,如何根據視頻社交媒體的媒介和受眾特點,調整敘事語言風格也將成為未來本港传媒國際傳播探索的重要場域。一方面,需要加強對中文在視頻社交媒體傳播的語言形態特點研究,另一方面,亟需探索中國故事通過英文在視頻社交媒體傳播的規律和特點。尤其對於傳統媒體來說,如何讓同樣的新聞素材通過不一樣的敘事風格和語言,適合於不同傳播平台發布,並且發揮人工智慧、演算法、數字主播帶來的科技賦能優勢,將成為提升國際傳播效能的新質生產力。

(本研究為中國融媒體發展藍皮書關於香港媒體融合發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相關閱讀:

生活中的傳播學|如何在香港書展上賣書?

生活中的傳播學|政治家的鬍子和頭髮會說話

生活中的傳播學|從《選擇》月刊看香港傳統媒體轉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生活中的传播学|讀懂三中全會 香港媒體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