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生活中的傳播學|娛樂氾濫讓受眾重投嚴肅媒體

文/王妮娜

家人旅途中遺失手機。本以為少年必度日如年,不想被告知一身輕鬆,且沒有手機的日子,從社交媒體無休無止的短視頻中解脫出來,每日聽廣播和看電視,了解了大量知識和時事,現在他終於可以體面地和在西班牙攻讀博士的學長討論巴以衝突、美國大選、巴黎奧運了。甚至他回到香港後,開始看電視,而且是根據主題分類的電視,比如中央電視台5,這是集中播放奧運賽事和體育新聞的傳統媒體。

難道一直以來大受歡迎的流媒體,提供了太多選擇,現代年輕人開始媒介選擇疲勞了嗎?

媒介把選擇的自由交給受眾,他們只負責提供內容,這就像管家不再給你安排膳食,讓你自己去超市採購一樣。起初很享受自己說了算的自由,但後來發現採購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沒有專業管家的操持,我們可能更容易受到廣告商、算法的影響,採購了自己其實不需要的物品。BBC今年3月份更新App設計,把欄目切割成不同的子項分列,筆者至今無法適應,常常誤入了模樣差不多但內容更新時間不一樣的欄目,但其實很多聽眾和筆者一樣,只是在跑步、上班途中想跟着BBC即時播報,聽一下新聞。而那些在App上的欄目分類是BBC內容製作的邏輯,並不適合聽眾的收聽習慣。是的,在嚴肅新聞的選擇上,我們依賴專業媒體,大膽供給,強勢推送,告訴大家你們此時此刻在報道什麼就夠了。

不過,與其說媒介選擇疲勞,不如說是對算法推送感到厭倦。無論是社交媒體還是流媒體,都改變了傳統媒體線性傳播的特點,所謂線性傳播就是單向的流動,比如互聯網不普及的年代看TVB,它播什麼我們就看什麼,錯過了時間點無法回放。但現在,數碼媒體完全顛覆了以往媒介對受眾接受信息的統治地位,只要去網站或者下載App,大家可以任意選擇節目,就像火鍋放題一樣,想看什麼直接點擊鼠標就可以。甚至,算法影響下,我們的瀏覽紀錄會影響下一則向我們推送的信息。有一種說法在抱怨短視頻吃掉了我們的大腦,這其中與算法有很大關係。

2024年4月兩位學者在《政治傳播》發表論文指出:通過研究YouTube上Up next(接下來)的內容,他們發現,YouTube算法更傾向於向用戶推送娛樂新聞。如果一個用戶看完了一則新聞,接下來收到娛樂新聞推送的概率遠高於用戶看完了娛樂內容收到嚴肅新聞推送。平均而言,收到娛樂內容推送的概率是嚴肅新聞的三倍!在相當長的時間裏,用戶很難發現算法正在悄悄改變自己的資訊偏好,儘管在下載App前,所有的社交媒體網站都會做一份內容偏好的問卷。結果是,我們漸漸湮沒在娛樂新聞以及由算法發現的匹配用戶消費行為的商業廣告裏。而這些,如果是回到專業新聞媒體的傳統分發系統裏,最多用戶忍耐一下插播廣告。在傳統視聽世界裏,新聞媒體必須對他們播放的內容負責,用戶則順理成章享受到了資訊管家增值服務。不像現在,用戶困在算法裏、要自己去決定點擊哪些內容,並且還可能為這些所謂的一站式內容服務付費。

但傳統媒體在數碼時代面臨困境也是不爭的事實。作為嚴肅新聞的消費者,筆者還是偏好由專業新聞機構製作,根據他們的判斷安排新聞重要次序,而不是讓用戶踏進琳瑯滿目的標題海洋。就像現在美國已經流行傻瓜手機一樣,回歸簡單的生活秩序或許在一個不確定性越來越高的世界將成為新的潮流,傳統媒體也有自己的春天。

相關閱讀:

生活中的傳播學|香港故事從此有了一個「微笑劍后」

生活中的傳播學|美媒緣何高度關注火在IG上的中國故事

生活中的傳播學|如何寫出不一樣的江旻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生活中的傳播學|娛樂氾濫讓受眾重投嚴肅媒體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