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學生勇於探索科學及科技,以創意思維推動社會創新發展。香港青年協會、教育局和香港科學館合辦第二十六屆香港學生科學比賽2024,昨日(4日)舉行決賽暨頒獎禮。今年比賽以「生活啟發創意 · 科學實踐創新」為主題,多項得獎作品均與改善大眾生活悉悉相關。有高中生關注長者容易成為電話詐騙的受害者,研發出一套防騙裝置,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辨識對話內容,一旦發現當中包含「轉賬」、「銀行」、「借錢」等敏感字眼,即會向用家及其家人發出警報,防患未然。憑着這項創新作品,學生們勇奪今屆比賽的高中發明品組冠軍。
發現敏感字即向家人通報 以科技防長者墮電騙
今屆比賽分為初中組和高中組,每組均設有發明品組和研究項目組獎項,成功吸引超過200支中學生隊伍提交作品,當中20支精英隊伍入圍決賽,角逐多項創科大獎。
其中,高中發明品組作品「『耆』逢敵『守』」由迦密主恩中學的中四學生梁書懷、吳詠彤、陳奕韜和黃思齊攜手創作,他們日常看新聞報道時,有感長者較易遭遇電騙,希望能以科技減低長者墮入電騙的風險。
可內置座機電話手機背面
陳奕韜向記者介紹,他們設計的語音轉換器,可以內置於座機電話或手機背面,透過網絡實時將電話聲音轉換成文字,再利用AI辨識有詐騙風險的關鍵詞。一旦發現異常,系統即會顯示詐騙信號,家人也能在手機上收到信息,共同跟進。
他提到,團隊合力總匯了海內外所有關於電話或電子詐騙的新聞,從中提取出與電騙相關的中英文關鍵詞,包括普通話和廣東話。未來會計劃加入更多方言,並會製作手機應用程式,及將技術應用於社交媒體,例如辨識「深偽技術」(Deepfakes)等詐騙特徵,同時考慮與社會企業合作,讓發明能夠幫助更多長者。
牛油果核製天然吸氧劑
另一方面,初中組研究項目的冠軍作品「『酪』在其裝」,靈感來源於一顆小小的牛油果核。協恩中學五位中三女生張倬瑜、陳非、陳晞程、陳嘉翹和王善恆留意到,牛油果作為「超級食物」,大受追求健康人士的歡迎,但是牛油果核的丟棄會帶來廚餘問題。她們經研究發現,牛油果核具有成為吸氧劑的潛力。
吸氧劑是可吸收氧氣、減緩食品氧化作用的添加劑,常用於延長商品的保質期。張倬瑜表示,團隊最初研究發現,單靠牛油果核粉的降氧率僅為86%,遠低於市面常見吸氧劑的水平。其後再經多番嘗試,發現牛油果核粉與抗壞血酸鈉(Sodium ascorbate)混合後,抗氧效能提升至百分百,與市面上延長商品保質期使用的吸氧劑相當。團隊還嘗試提取牛油果中的澱粉,用以製作防水、抗菌且可降解的包裝材料,以封裝吸氧劑,達至可持續發展。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昨日於頒獎禮致辭指,參賽學生們非常關心不同社群的需求,例如學生的精神健康、烈日當空下工作的地盤工友、單車外賣員的人身安全,以及家中的長者需要等,並透過科學知識,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種種不便。
所有得獎隊伍作品將於9月21日於香港科學館免費開放予公眾人士參觀。得獎隊伍稍後亦會參與本地或海外專業培訓和考察活動,並代表香港參與國際科學比賽,與海外青年人才交流。
(來源: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