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點生活|拮抗鬆弛手法

文/彭俊耀

一般人感覺肌肉酸痛時,很自然會用手去按摩肌肉最繃緊的地方,從而獲得快感和舒緩。而治療方式亦多數針對患處或相關軟組織施加對抗性的推力為主,我們通常稱呼為高速低振幅操緃術(HVLA)。這些針對患處的結節或移位作出肌肉鬆動或位置調整,因其效果因迅速和明顯,得到物理治療師和脊醫等廣泛使用。

但直接對患處施壓力時要避免錯誤或過度用力,受眾如有高血壓或曾經接受過心血管手術、骨質疏鬆、年長等等,直接施壓受傷的風險會增加。所以今天我們介紹另一種更溫和更靜態的鬆弛療法,過程中治療師不會施壓,而是輕鬆地將病人置於一個最舒服的姿勢,使到緊張和疼痛的肌肉或筋膜鬆弛。

拮抗鬆弛手法(SCS)的起源,背後其實是一個偶然發生的故事。就像阿基米德在家中浸浴發現浮力定律的故事一樣,拮抗鬆弛手法也是個意外。Dr. Lawrence Jones是一位來自俄勒岡州的骨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他執業早期都是使用HVLA等慣常的牽引推拿手法,效果一直良好。

1955年的一天,診所來了一名患有脊柱彎曲的病人,過去六個月他出現劇烈的下背痛,並且無法挺身直立,其他治療方法也無效。初時嘗試給與HVLA手法治療,但個半月以來沒有明顯的改善,在夜間會感到陣陣疼痛而無法入睡。主診醫生Dr. Jones束手無策之際,決定先為病人找個舒服的睡姿勢安頓好,在反覆嘗試後病人擺了一個接近捲曲成球的姿勢。這不但讓他安然入睡,接着的療程中病情亦大有改善,患者能夠自行直立也沒有痛楚感覺,這個當然讓Dr. Jones嘖嘖稱奇。

這個故事只是SCS的開端,往後的研究逐步考慮到神經傳送系統才是問題根源,當中涉及負責感受週圍肌肉組織的長度變化的肌梭和高爾基腱器官。當你用力將手中的棒球擲出時產生的離心力,手臂肌肉會急速向外伸展而且纖維被拉長。這時肌梭內的感覺神經便將訊號傳送到脊隨,再回傳指令手臂肌肉收縮。這是稱為牽張反射的保護機制,是避免因急遽伸展而拉傷肌肉組織。而高爾肌腱器位於肌肉兩端肌腱,感受肌肉張力的變化,當肌肉過度收緊時會發出抑制訊號,平衡肌梭的功能讓肌肉放鬆。

這套保護機制決定了身體靜止時肌肉的鬆緊程度。當肌肉被拉扯而受傷後,其運作可能會受到干擾而未能回復平衡,期間肌梭持續地向肌肉或筋膜發出錯誤的收緊訊息,使肌肉處於繃緊狀態產生痙攣,代謝廢物也不斷累積造成激痛點,關節活動受限或移位,最終變成長期的慢性痛症。

這時候使用外力牽拉治療可能會適得其反,而SCS是一種簡接療法,治療師藉着非常精確的肌肉擺動,直至肌梭釋出反射訊息,並自行重置回到正常狀態。肌肉組織受的張力消除後得到鬆弛,痙攣反應停止。這種治療技術對病人來得輕鬆,但對治療師對身體結構,尤其是神經反射原理要求就更高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生活|拮抗鬆弛手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