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肥胡醫聊|手機/電腦/電視哪個最不傷眼?防藍光膜是否「智商稅」?眼科專科醫生許用藍這樣說

【點新聞報道】一天眨動接近2萬次,我們的眼睛日復一日工作,玩手機、看電腦,一旦用眼不當或過度疲勞,常會出現各種病症:流淚酸痛、近視、白內障,甚至失明。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估計,2050年全球近50%的人口有近視,其中五分之一因高度近視而有失明風險。本期《肥胡醫聊》邀請眼科專科醫生許用藍,一起談談保護眼睛那些事,幫你及早辨別眼疾「求救」信號。

【點擊播片】

父母輕度近視 小孩近視機率高4倍

全球近視眼越來越多,香港也未能「倖免於難」。許用藍說,香港其實更誇張,「小學生超過60%有近視,有95%大學生戴眼鏡,整個公共衞生醫療有大問題。」究其形成原因,近視可以分為先天性遺傳或者後天性。「如果爸爸媽媽都有一些輕度近視,譬如說200至300度左右,他們的小孩比正常人有近視機率高四倍;如果爸爸媽媽是深近視,即是600度以上,他們的小朋友有近視機會則比別人高11倍。」而對於這樣的先天性近視,許用藍直言沒有特別好的解決方法。「當然我提議父母趁小朋友還小,早些去找醫生,定期驗眼檢查,如果發覺開始有近視,那我們就控制它。」

許用藍說,香港小學生超過60%有近視。(資料圖片)

至於後天近視,則是由一些壞習慣比如近距離看書、燈光不夠等導致的。許用藍特別提到,香港是一個很密集的地方,居住環境限制外出活動,更加劇導致長時間近距離看東西,間接影響近視的形成,「譬如說房間很小,你經常困在這個很小的範圍,都會受影響,而一些比較空曠的國家,近視的比例是小很多的。」有研究發現,如果每天最少有兩個小時在戶外看遠距離的東西,曬曬太陽,近視的比例會小很多。「兩個小時就夠了,不用多的。」

相對近視,遠視患者數量則沒有這麼多。不過,許用藍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一般人出生的時候,嬰兒眼睛的長度是比較小的,所以嬰兒很多時候有些遠視,但如果眼球後期一直都沒有拉長,就會持續有遠視。他認為,遠視很多時候都是跟遺傳有關。

近視和遠視的屈光狀態。(資料圖片)

防藍光貼膜是否為「智商稅」?

現代生活,工作學習,我們對電子產品避無可避,除了盡量減少使用時間之外,選對產品也很重要。如果非要在手機、電腦或電視中選,哪個對眼睛的傷害最低呢?「其實如果螢幕越小,影響越大。因為螢幕小,你要很用神、很集中去看,加上你擺得近,其實對眼睛傷害更加大,買大些的螢幕會好些。」

許用藍表示,屏幕太亮會令眼睛易疲勞。(點新聞記者攝)

那麼,電子產品上的防藍光貼膜到底是不是「智商稅」?許用藍為大家揭秘,坦言它對於保護眼睛沒有一個確實的證據,但是它過濾了藍光,讓我們看屏幕會舒服一些。但他強調,真正比較有用的方法,就是不要把螢幕調太亮:「太亮會令眼睛疲勞很多,還有光線會令眼睛容易乾澀。」可就算螢幕調暗,許用藍也不建議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追劇一追就是一個小時。「有一個口訣叫『20-20-20』,即我看了20分鐘,就要停20秒,看20呎以外的東西,放鬆一下眼睛的肌肉,這樣都不是太難,效果也不錯。」

10名港人9個眼乾竟與開冷氣有關係

眼乾、眼澀應該是很多人的日常困擾,雖然滴眼藥水能短期紓緩症狀,但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其實眼乾是一個很常見的都市病,10名香港人,有8、9個人都說眼乾。」預防眼乾,首要應注意環境:「譬如冷氣開得大,風扇開得大,都會吹到周圍環境乾燥,導致眼睛會乾。」此外,還要注意眼睛衞生,「其實我們眼睛的淚水分泌有油脂和水分,如果比例不對,也很容易眼乾,還很容易覺得眼睛癢澀。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找醫生看看,看是皮膚油脂多的問題,還是飲食油膩的問題。」

那麼白內障又是怎樣形成的呢?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白內障是全球第一致盲的眼疾,不過幸運的是,香港在治療白內障方面的水平已經很成熟,找醫生做個小手術就可以處理。據許用藍介紹,白內障的主要成因是眼睛退化,原本透明的水晶體變混濁,加上人們曬多紫外光後,就會容易有白內障,其中,深度近視、眼球受過創傷、虹膜炎患者,會有更高機會患白內障。今時今日,白內障手術已經很簡單,一般都是微創手術,開大約兩至三毫米的傷口,將混濁的白內障晶體溶化吸收,第二步放入人工晶體代替原先的白內障晶體。經過醫學界多年發展,白內障手術的晶體目前可以配合病人的近視、散光、老花的度數矯正視力。「等於放了一副眼鏡,所以很多病人做完白內障手術,感覺輕鬆很多。」

白內障會使清澈透明的晶體變得混濁。(資料圖片)

這些人患青光眼風險最高

許用藍還談到散光。不同於近視、遠視在於眼軸有多長,散光是因為眼角膜的形狀不規則。「眼角膜正常是圓形,散光則會變成橢圓形,橢圓形水平和垂直的圓周弧度不同,會形成兩個不同的聚焦點。」散光一般為遺傳,父母有散光,小孩也容易有散光。「當然也有後天,譬如小孩的眼睛發育未穩定,經常揉眼睛,導致眼角膜的形狀不太好,或是眼睛經常敏感發炎或受過傷,都會導致散光。」

光線通過角膜後無法順利聚焦,就會產生散光,從而形成模糊或扭曲的影像。(點新聞記者攝)

青光眼則和視神經線有關。我們看東西的影像經過瞳孔和水晶體去到視網膜,視網膜就像我們接收影像的「人造衛星」,然後經過「天線」視神經線輸送到大腦。所謂青光眼就是因為眼球壓力過高,導致視神經線受損,家族遺傳、「三高」、近視病人均為高風險人士。「每深100度近視,患青光眼的風險會增加20%。」更慘的是,很多病人未必知道自己患病:「很多時候視神經線受損是沒有感覺的,去到覺得模糊的時候,已經很後期,無法做手術矯正,所以建議要定期檢查,盡早用藥或激光去控制眼壓。」

兒童近視但不戴眼鏡 小心弱視找上門

眼睛黃斑病變又是什麼?「在視膜膜最中心點,這個地方叫黃斑區,有90%影像接收都靠黃斑區,但如果黃斑區細胞有事,就叫黃斑點病變」,許用藍説,黃斑病變分乾性和濕性兩類,濕性黃斑是眼底黃斑的血管有滲漏的情況,水和血積聚在黃斑區,令病人看不到東西,這時可以注射一些藥物入眼,令滲漏的狀況減輕;乾性黃斑病變則相對麻煩一些,因為不能用藥水,「但幸運的是對視力影響沒有濕性那麼嚴重,最重要是定期檢查」。

視網膜中黃斑點出現了變異,引起視力下降、視物扭曲變形。(網絡圖片)

聽說過「偷懶」的眼睛(lazy eye)嗎?它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發育性眼病,中文叫懶惰眼或弱視。小朋友眼睛一路隨着年紀增長,普遍是8至9歲發育才完全。如果在發育期間小朋友眼睛出現狀況,比如一隻眼睛有近視但沒戴眼鏡,引致發育進展得不好,慢慢就形成弱視,等到成年,再想回復正常就難了。許用藍建議,3歲、4歲上學前應該做學前檢查,一些高危的情況最好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

防近視加深只需「1滴藥」

控制近視加深,只需「1滴藥」就能做到?許用藍表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發現,用一些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每天滴1滴,就可有效控制近視加深。有一點他要提醒,小朋友滴完眼藥水或會感覺光比較刺眼,白天看東西有一點點模糊,不過使用一至兩星期後會逐漸習慣。

另外,在意形象、不願意戴近視眼鏡的患者有福了,除了隱形眼鏡,現在流行的OK鏡(角膜矯形術)也可以幫到你。不同於平時的隱形眼鏡是軟性的,日間戴、睡前脫,OK鏡是一種硬性隱形眼鏡,要睡前戴,因其物料透氧度很高,佩戴睡覺不會令眼角膜缺氧,它會壓住眼角膜讓其不要繼續變形,我們第二日起床後近視度數會立即降低。「比如他200度近視,戴完OK鏡睡醒第二天,那200度會沒有。」需要注意的是,佩戴OK鏡後要減少揉眼,否則或會弄傷眼睛發炎。

OK鏡是一種特殊設計的硬性隱形眼鏡,夜間戴鏡可使角膜中央區在一定程度上變平,白天則可暫時降低度數、視野清晰。(資料圖片)

矯視手術到底有沒有傷害?

視力矯正手術對眼睛到底有沒有傷害,多久可以恢復,術後視力會永久保持嗎,想必這些是每個想做又不敢做視力矯正手術的人的疑問。許用藍對這些擔憂表示非常理解,他以白內障手術為例,一般做微創的超聲波乳化白內障手術,術後第二天即可癒合傷口,拆掉紗布就能正常生活。「現在白內障手術很先進,一般整個手術過程介乎15分鐘至30分鐘完成。麻醉藥水滴了之後,藥水將瞳孔放大,對患者來說整個手術過程其實是模糊的,又不會覺得痛,只要放鬆心情,很快可以順利完成。」

許用藍補充,除了傳統的激光手術,晶體置換術也可以幫到近視、散光、老花等患者,通過置入晶體調整視力度數。

(攝製組:點新聞記者鄔茜、蘇婷、鹿洺、周楎;撰文:張芃芃)

相關閱讀:

肥胡醫聊|拔智慧齒會變蠢變醜嗎?60歲箍牙還有用嗎?牙科專家揭種牙正畸真相!

肥胡醫聊|牙周病傷心臟?牙不痛也要睇醫生?牙醫界鼻祖教你護齒小知識!

肥胡醫聊|心律不正會中風?心肌炎點處理?中大心臟科專家甄秉言講解心臟病方方面面

肥胡醫聊|冠心病如何醫?中大心臟科專家甄秉言拆解心臟難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肥胡醫聊|手機/電腦/電視哪個最不傷眼?防藍光膜是否「智商稅」?眼科專科醫生許用藍這樣說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