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香港大學生南疆行(3)|訪瓦罕 走盤龍

瓦罕走廊,究竟應去巴基斯坦抑或阿富汗?(作者供圖)

文/馮煒光

往左走,往右走,去巴基斯坦66公里,去阿富汗100公里,你會怎樣選?這兩個都是「一帶一路」國家,但或許很多港人都不會選擇前往。港人去旅行通常選擇日本,或美西方國家。港人說很國際化,其實只是與美西方聯繫頻繁,但這世上在美西方之外,還有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我們的視野不應只是跟着美西方轉。回顧歷史,我們的祖先在「一帶一路」國家留下足印,放眼世界。我們也應多關注美西方以外的世界,香港在美國連番打壓之下,也應在美西方之外多尋找機會和增長點。

塔吉克族司機(中間黑衣者)教大家塔吉克舞,模仿天上雄鷹。(作者供圖)

香港大學生新疆交流團來到了瓦罕走廊。同學們眺望遠處的山谷,想像昔日唐玄奘法師如何把600多本經書背回我國,弘揚佛法。除了玄奘,早在東晉年間的四世紀末五世紀初,法顯便從這裏出國尋求佛法。法顯出發時已60多歲,但在1600多年前的中國,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和對外部世界知識的薄弱,法顯毅然去求佛學。法顯由這裏出國門,一去便是15年,去了前人未曾去過的中亞和印度,並把更多的佛法精義帶回中國,故瓦罕走廊這個國門,有佛法之門的美譽。

可以說,法顯是之後一眾僧人西去取經的先導者。200多年公元七世紀出現的唐玄奘之所以遠較法顯著名,這當然是拜《西遊記》所賜。由此可見,文藝作品的軟實力。同學們來到這佛法之門,遙想昔日先輩的披荊斬棘,也為自己來到通往南亞的國門而興奮,便拿着國旗,背靠着瓦罕走廊的山谷大合照。導遊也很貼心,把旅遊巴開到寫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牌子下打卡。

同學們來到盤龍古道,異常興奮。(作者供圖)

去完瓦罕走廊,交流團又去了盤龍古道。古道分為大小盤龍,合共有近600個彎道。這裏由於是在較短距離內由3000多米爬升到4200米,不能開鑿隧道或直路,故只能盤山而建,於是形成了像盤龍一樣的外觀。這條路本來是為當地農民來往塔縣和瓦恰鄉而修建的。農民出入本來是騎馬經過出來的,但近年被外界發現後,這裏成了旅遊打卡熱點,當地農民便轉行成為專業司機,在旺季時為旅客跑這條路。我們一行近30人便分成七台七人車,由當地的塔吉克族司機送我們在山中盤旋。

同學們在班迪爾藍湖留影。(作者供圖)

司機告訴我們,由於冬季有冰路滑,而盤龍古道彎多路急,他們在冬季時是不會載遊客跑這條路的。要走盤龍古道,便必須在走之前少吃東西,以免在路上不斷盤旋中發生嘔吐。我們的司機也很貼心,甫上車便每人分派一個嘔吐袋,以備不時之需。走完整個古道包括遊覽打卡時間,約需2個多小時。團友們最開心的莫過於由小盤龍下來後打卡。因為這個牌子寫着:「今日走過了所有彎路,從此人生盡是坦途」。

新疆的牛也很趣緻。(作者供圖)

筆者期望這批來自不同院校的同學能透過今次新疆南疆行,更了解祖國的實況,也更了解在大國搏弈下美西方媒體對我國的抺黑,日後他們更能盱衡全局,說好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故事,走上人生坦途。

上篇曾提到塔吉克族家訪(點擊瀏覽),荷蒙網紅趙陶暄小姐Charolette Chiu慷慨提供訪問連結(點擊瀏覽),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下新疆塔吉克族平民女孩的成長歷程。

相關閱讀:

香港大學生南疆行(1)|社會穩定 暢所欲言

香港大學生南疆行(2)|塔吉克家訪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香港大學生南疆行(3)|訪瓦罕 走盤龍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