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  | 記協盩厔記協

文/黎岩

香港記者協會又在糟質作踐自己。其主席鄭嘉如剛剛上任未幾,就被老東家《華爾街日報》炒了魷魚,成了《華爾街日報》蓄意惡心香港的犧牲品。但按照記協章程,好像暫時還不至於影響到鄭嘉如「履行職責」。新官上任,總得放火燒一把,除去上任當日即言之鑿鑿地聲稱繼續為新聞自由而努力,全然不顧《華爾街日報》撕破新聞自由的面紗炒魷,試圖用這種下九流方式污衊香港,鄭嘉如不失時機地督導記協推出了所謂最新「新聞自由指數」,聲稱新聞從業員對新聞自由指數的評分跌至2013年以來新低,只有25分,較去年下跌0.7分。然而,公眾評分則持續回升至42.2分,按年上升0.8分。

先來做一點文化普及,其實,糟質在粵語裏面的發音,最早用的就是「盩厔」二字。其義本為其人其事屈曲悖謬而不循常理。《正韻》釋為:山曲曰盩,水曲曰厔。盩厔本為陝西省一個縣古名,即今日之周至縣,可見該縣山水之蜿蜒曲折。唯因「盩厔」用字極為孤僻,多數人都難以辨認,所以,1964年經國務院批准以同音字「周至」代替。有句反映南腔北調舌不對嘴的著名諺語:「南不識盩厔,北不識盱眙。」說得就是這個詞兒的生僻。「盩厔」一詞在粵語中亦漸漸演化為「糟質」,也就是普通話中的糟踐、糟蹋、作踐的意思。

言歸正傳,記協與他們臭味相投的老搭檔老朋友香港民意研究所在3月至5月進行了一次所謂的民意調查,聲稱訪問了1,007名公眾及251名新聞從業員。對於這種所謂的民意調查,各界雖然也未當回事兒,畢竟記協與民研所是什麼貨色,大家心知肚明,就連他們自己也是理不直氣不壯。先看該民調得出的所謂調查結論,在新聞從業員對新聞自由的評估下降的同時,卻得出公眾對新聞自由的評價持續上升的結果。

何以會有如此戲劇性的結果呢?只能證明該民調所稱的從業員確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與認受性。眾所周知,全港約有20000名正式的新聞從業員,但香港記者協會報稱只有三數百人會員,僅僅只是新聞從業員的百分之二左右,接受調查的新聞從業員也僅為百分之一,這樣的記協能夠代表香港新聞界及新聞從業員嗎?顯然不能。最為關鍵的是,香港民意調研所歷來所進行的所謂民調,根本就缺乏任何科學依據,都是事先挖好坑,通過彎彎繞繞把被調查人員的思路思維套進去,最終按照他們預先設定的答案作出選擇。

比如,之前設計的有關國民身份認同的問題:你認為你是中國人嗎?還是你認為你是中國人也是香港人,或者,你認為你就是香港人?結果可想而知,一般思維認知的市民選擇的答案自然而然就是:我認為我就是香港人。其實這中間已經存在着法理上的悖論,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有香港人都是中國人。但民研所的結論卻是,絕大部分香港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由此公然為「港獨」及本土勢力張目。

以今次的調查結果為例,一方面是新聞從業員的評分持續下降,另一方面卻是公眾對新聞自由評分的持續上升,這說明了什麼呢?首先是民研所調查的新聞從業員的範圍十分有限,明顯地圈定有特定立場的顏色員工;其次是民研所的調查完全背離了社會大眾的認知,根本就不足為信;三是民研所固有的政治取態,已經完全偏離了社會調查的專業精神,只會導致部分市民投其所好;四是記協與民研所勾肩搭背的醜態,令人心生厭惡,以至於根本不可能根據香港的客觀形勢作出理性判斷;五是民研所針對新聞自由的所謂調查本就有特定的指向,立意有誤,設題有誤,邏輯有誤,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如其所願地有誤,而且絕對不是一般般的誤差。

再以民研所刻意擬定的23條立法損害新聞自由偽命題為例,一方面其結果已經顯示,有39%認為基本法23條立法對新聞自由造成頗大或極大損害。這比起2020年其同類調查當中,52.5%公眾認為實施《香港國安法》對新聞自由造成頗大或極大影響,已是持續降低。說明經過特區政府及媒體的廣泛深入宣傳,同時也是經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完全本地化普通法化以來,確實為保障新聞自由營造了更加公開透明的法治空間。事實上,除了黎智英一夥及個別戴有色眼鏡的媒體發自骨子裏的露骨的反中亂港邪惡圖謀外,並無大眾媒體會因為立法而作繭自縛。

當然,新聞自由絕對沒有絕對的自由,就連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社交媒體賬號,因為不對胃口,亦會被隨時封殺,這還能說明美國有絕對的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嗎?當然不能,任何國家任何地區的媒體,包括新聞從業員,都必須謹守法度遵守當地法理,而且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全球各國各地區幾乎毫無二致地採用同樣的標準,訂立同樣的紅線。

當然,從理性的角度思考現實問題,特區回歸二十七年來,可以說是香港新聞自由是無邊無界的絕對自由,有媒體打着新聞自由的旗號,煽惑暴力顛覆合法政府煽惑對抗中央政府,煽惑制裁香港及特區官員,甚至為美英制裁香港出謀劃策,這就是記協及香港民研所心目中的所謂的「新聞自由」,一旦通過公正透明的立法,對行業亂象加以約束,加以規範,並為新聞從業員劃出清晰明確的紅線,就被記協視為戴上了緊箍咒,讓他們失去了反中亂港的行動自由。亦由此,就得出了記協及民研想要的荒誕不羈的結論。

香港已經進入了由治及興的新的發展時期,各界期待的是如何通過齊心合力的努力,為市民創造更多更大更好的福祉。香港媒體毫無疑問也應該承擔起說好香港故事講好中國故事的社會道義責任。期待記協能夠痛改前非,走上正道,但通過記協剛剛發布的所謂民調結論來看,幻想記協改邪歸正無異於與虎謀皮。說「記協盩厔記協」,還真有點看高抬舉了記協,記協糟質糟踐的不僅僅是記協,而是全港從事媒體行業的20000名從業員。臭罌出臭草,這樣的記協,還有人會把她當回事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  | 記協盩厔記協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