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山野論道|特朗普如當選的政策取向預判(一)

文/導祖

7月下旬至8月初,環球資本市場經歷了一輪劇烈的動盪,市場將其歸因於日元套利資金的撤出、美國經濟衰退隱憂和中東局勢,但是筆者和同事們均不認為這些是核心原因:中東局勢的演變暫時沒有超出原有範疇,伊國對以國在其境內暗殺游擊隊領導人的反應不會超過暗殺伊國自身高級將軍的反應;根據單月的失業率數據引用「薩姆法則」得出衰退結論並不符合法則的定義(須取3個月失業率移動平均值);而日本央行對加息早有預示,市場資金應有準備。

我們認為,這一輪動盪的核心原因始於7月13日美國總統競選人特朗普遭遇槍擊導致當選概率大增,市場對美國政策的穩定性及因此對經濟的影響擔憂增加。指數顯示7月12日(彼時納斯達克指數收於18398點)確也是近期高點,之後市場開始調整,只是藉着日元套利資金撤出於8月1日至5日的交易時間加劇了跌勢。早於數月之前我們就曾在內部會議和外發文件指出特朗普當選是西方股市本輪持續至今牛市的主要干擾因素,近期因其當選概率增加導致的動盪是與原判斷吻合的。

因為導致動盪的是基本面而非資金面原因,兼之民主黨在更換候選人之後逐漸消化了特朗普的槍擊效應,市場跌幅有限,並隨後出現了明顯的反彈。但是,鑒於大選前景依然不明朗,特朗普仍有翻盤可能,而其上一任期顯現出的情緒不穩定、決策隨意性(推特治國)和極限施壓策略(涉嫌煽動衝擊國會山,尋求以戰時總統連任不惜挑起戰爭)令人印象深刻,對中國企業如Tiktok、微信支付的打壓也歷歷在目,為了減少這方面因素對我們資產配置策略的干擾,筆者和同事們對特朗普如果當選可能的政策取向進行了系統性梳理,以期探明其表面隨意性和極限施壓背後的底層思路。

我們沿着以下的思路模塊進行了有關梳理:(1)特朗普在任期間的主要政策整理和方向,以及共和黨此次競選大綱主要方向;(2)執行這些政策的目的分析;(3)這些政策的實際執行情況,以及產生的實際效果;(4)根據過往政策探討其底層目的和邏輯思路;(5)根據其可能的底層目的和邏輯思路,探討其可能採取的政策取向。

在這個思路模塊指導下,我們整理了其執政4年簽署出台的大大小小政策共110項,涉及國防安全、外交及國際事務、能源環境、經濟、外貿、健康醫療、教育及就業、移民、政府內部改革和社會等多個方面。總結而言有幾大方向:(1)減稅:目的為促進經濟發展、吸引資金及製造業回流;(2)能源政策:反對全球氣候環保和碳中和,包括不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目的為鼓勵本國能源開採企業、保護傳統汽車製造行業,以及吸引傳統製造業回流;(3)吸引製造業回流:目的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4)反對移民:目的為保護本國現有人口就業機會,以及維護邊境州治安;(5)全球孤立主義傾向:目的為減少維護全球秩序需要的財政負擔和支出;(6)針對中國的各項施壓措施包括高關稅等:目的將美國面臨的現實問題諉過於中國的發展,希望通過壓制中國尋求所謂的公平的貿易和投資環境,為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創造機會,或搶佔中國製造業的市場份額。

這些政策,有的得到了兩黨的一致支持得以貫徹落實,如減稅。有的受美國政治體制的約束,在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無法推進,如推翻俗稱「奧巴馬醫保」的全民健康保險法案。還有的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遭遇種種阻撓,受限於其任期最終無法落實或半途而廢,如退出全球氣候組織和全面修建邊境隔離牆。作為其主要政策目標的吸引製造業回流,數據顯示從2009年開始美國的製造業投資就呈現持續復甦態勢,所以難以確定特朗普任期(2016年)持續的回升趨勢歸功於其政策效應。有投行分析文章認為製造業基礎設施投資確有明顯增長,但設備投資增速並未跟上。

為了釐清上述各項政策推出的底層目的和邏輯思路,我們採用了三大論斷作為推理基礎:(1)構成國家的要素:自然地理、人口、社會制度;(2)促進經濟發展的要素:人口的內需和外需、固定資產投資;(3)(參照美聯儲貨幣政策指標)調節經濟的三個指標:經濟增長率、失業率、通貨膨脹率。我們相信美國政府與美聯儲關注的經濟指標一致,只是美聯儲用貨幣政策進行調節,而政府採用除貨幣政策外的其他工具進行調節。我們據此推斷特朗普的底層目的主要有兩個:(1)使美國人口擁有合適的就業機會;(2)實現美國的財政健康,改變持續赤字局面。另有兩個次要目的:(1)實現對美國而言所謂公平的貿易和投資環境,而此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上述兩個底層目的服務的手段;(2)實現其代表的政治勢力持續連任。下一期我們將對其底層目的進行詳細拆解。

更多閱讀:

山野論道|特朗普如當選的政策取向預判(二)

山野論道|特朗普如當選的政策取向預判(三)

山野論道|特朗普如當選的政策取向預判(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山野論道|特朗普如當選的政策取向預判(一)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