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食環署防治鼠患成效顯著 引入新科技掌握鼠患趨勢

食環署應老鼠在夜間出沒的習性行動,提升捕鼠成效。(資料圖片)

【點新聞報道】環境局昨日(28日)就「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各界滅鼠行動」)與業界代表會面。食環署交代,過去一年檢獲逾10萬隻老鼠,其中72000多隻是活鼠,較前一年增加約19%。食環署潔淨及防治蟲鼠組高級總監孔世傑今日(29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顯著成效得益於食環署引入的新科技及工具,再根據老鼠的習性行動,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滅鼠。

孔世傑說,食環署兩年前引入「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採取針對性捕鼠行動,以新科技及工具加強工作,同時應老鼠在夜間出沒的習性,凌晨時分密集式擺放鼠籠,配以較新鮮的鼠餌,從而成功吸引更多老鼠,提升捕鼠成效。

他透露,「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已經由19隊增至36隊,因此能夠根據不同地區的需求進行人員分配。孔世傑指,捕鼠只是其中一個防治方法,防治鼠患的根本途徑是保持環境衞生。目前,署方加強不同地點的潔淨服務,並加強管制亂丟垃圾的執法工作,有信心在年底達到績效指標。

另外,食環署首次利用熱能探測攝錄機配以人工智能技術調查各區鼠隻活動情況。數據顯示,目前全港整體「無鼠百分比」達到95.1%。孔世傑稱,熱能探測機影像是反映當區的鼠患情況,有助署方掌握鼠患趨勢,更有效地做好防鼠工作。然而,該技術仍在測試,會每半年做一次,署方亦會考慮地區人士的意見,適當調整防治策略。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廣源表示,協會關注到很多有老鼠的地方涉及私人屋苑,需要靠持份者治理。但由於持份者想節省開支,可能將貨就價,導致鼠患隱憂。他呼籲政府盡量監察有關地方,並引導滅蟲公司如何監察。

相關閱讀:

環境局就防治鼠患與業界會面 上半年全港整體「無鼠百分比」95.1%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食環署防治鼠患成效顯著 引入新科技掌握鼠患趨勢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