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全港各區因為有居民餵飼野鴿,導致多個屋苑持續出現野鴿群聚集,個別屋苑更是「恒常地」在高峰期,有逾百隻野鴿聚在泳池、草地及公園,部分更聚集居民屋外窗邊,引致許多環境衞生問題。
「香港的野鴿不怕人!」白色的、灰色的、花色的野鴿走動腳邊、落在肩頭,在香港是司空見慣的特別風景。然而,容易受人類餵飼的食物吸引而於市區聚集的野鴿,對人類及鴿子本身都有害無利。野鴿被人類餵飼,會導致牠們過重或營養失衡,更會失去覓食本能,甚至未能察覺危險,在馬路上逗留,置身危險中。鳥糞亦會弄污建築物,也增加傳染病及寄生蟲於鴿群傳播的風險。至於餵飼留下的食物餘渣有機會吸引老鼠及蟑螂,影響環境衞生。另外,野鴿是香港外來品種,數量增加亦會對原生物種帶來負面影響,破壞生態平衡。
《2024年野生動物保護(修訂)條例》於8月1日起生效,全港禁餵野生動物涵蓋野鴿,罰則由1萬元提升至最高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並引入5000元定額罰款。新法例實施的適應期,到8月底結束,即今日(9月1日)開始,部門就會在沒有警告情況下進行執法行動;條例生效一個月,野鴿黑點的改善現狀如何,點新聞記者走訪部分黑點調查。
多名議員近日舉行社區聯防宣傳,記者採訪市民,大部分市民支持禁止投餵白鴿,「有時糞便掉落在行人身上,真的很困擾」。大家對現行法例的細節知曉,例如知道定額罰款為5000元,但不知道具體何時開始。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表示,建議政府應加強解說和宣傳,特別是針對旅客方面,可在各陸路、海路關口或航班上多加宣傳。長遠亦可在黑點設監視鏡頭,令心存僥倖的人士有所收斂。
記者日前走訪沙田圍一帶(包括沙角邨),發現那裏仍然是白鴿黑點。在現場看到很多食肆,扔掉的食材垃圾暴露在路邊,有野鴿甚至直接進入茶餐廳後廚覓食;圍牆上布滿野鴿的排洩物,野鴿聚集,在樑柱築巢。立法會議員梁子穎建議,可以封住屋簷空隙,隔絕野鴿的生存空間。有野鴿在落雨後積水的地面上飲水、沖涼,梁子穎亦建議清理積水黑點,先從環境開始改善。
附近的清潔工向記者透露,早晨、下午三四點、夜晚,都是野鴿被餵養的高峰期。食物不限於米、麵包,留下的食物殘渣需要洗地清理,其引來的野鴿、野雀的糞便,亦令附近居民和過路人士感到厭惡,「很偶爾地會見食環署人員來巡查」。
區議員古偉冰建議當局理順非法餵飼野生動物的執法安排。梁子穎說,糞便都算衞生黑點,需要政務司的配合,路面上的衞生則需要食環署執法,天橋上的黑點又需路政署介入,所以該政策是一個跨部門的執法指引,需要高層統籌很多部門一起合作。梁子穎希望政府界定清晰的執法指引,確保不同部門的執法標準一致。
立法會議員李世榮則表示,有關野鴿一詞的定義各界未必清楚,可能造成執法人員執法不嚴或市民誤墮法網、遊客由於不了解本港法例而惹上了官司;另外,非法餵飼手法層出不窮,例如假裝食物不小心從袖口掉落或在自家窗台上放置食物;亦擔憂執法人員人手不足或餵飼地點位於不同政府部門管理邊界令執法人員無所適從,導致執法力度不足,令條例成為「無牙老虎」,睇得唔打得。
李世榮續指,除提高刑罰外,政府要多管齊下,例如監察野生動物數量是否過多,考慮要否進行絕育、利用天眼監控非法餵飼黑點、各部門可以加強合作組織聯合執法行動等,同時亦要加強教育宣傳,希望通過向市民傳遞非法餵飼野生動物所造成的相關的問題和風險。
負責禁餵規定執法的人員,除了現時《條例》所訂的警務人員和漁護署人員外,還將包括食物環境衞生署、房屋署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人員。新法例提高罰款金額,擴大執法人員類別,確實令到阻嚇性大增。
漁農自然護理署獨家回應點新聞,在宣傳方面,今年第一季起署方推出新一系列「全城唔餵」宣傳教育活動,教育公眾餵飼野生動物及野鴿帶來的負面影響及解釋最新的禁餵規定和相關罰則,包括推出多條宣傳短片、刊登廣告、擺設宣傳街站、於非法餵飼黑點懸掛宣傳橫額和派發相關小冊子及海報等。
在執法方面,漁護署設立專責執法小隊,就收到的非法餵飼野鴿投訴和舉報進行監視及調查,亦於全港多個野鴿聚集及餵飼野生動物黑點(包括沙田圍等地)巡邏及派發宣傳單張,並懸掛宣傳橫額,以向公眾宣傳有關法例修訂。
日前(26日),九龍西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聯同護署署長、食環署及數個屋苑代表,到大角咀舉行社區聯防宣傳,呼籲市民坐言起行,禁餵野鴿。鄭泳舜指,現時最重要是政府部門須加強執法,也要在社區作廣泛宣傳,當局並需要持續監察黑點野鴿聚集情況的變化,以不時檢視政策的成效,必要時再考慮其他措施配合,如實施野鴿避孕計劃。
當個別地方出現餵飼野鴿問題,我們可認為是「單一問題」,但如果全港各區都出現野鴿聚集的問題,那就是個「社會問題」;條例、加強罰則可以起阻嚇作用,更為根本的做法,是向社區居民、青年甚至學童宣傳不要餵飼野生動物的訊息。唯有市民都明白餵飼野鴿等野生動物的害處,再配合有力的執法行動,不同社區才能杜野鴿之患。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