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國家公益連綿不息 點亮共同富裕之路

文/林筱魯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且如江河連綿不絕,川流不息,從古老的祖堂制度,到海外華人在過去震災中的深情厚意,以至到香港不同公益團體的不懈努力,均反映中國人對公益的持續追求。在中央帶領及支持下,各界上下一心,全力推動新時代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在不同的領域積極推動公益貢獻,傳遞關懷,彰顯及延續中華文明的公益理念。

在祖堂制度框架下,家族將部分財產集中起來,用於後代的教育、婚喪嫁娶,以及應對突發的困難。相較於西方在十字軍東征期間發展出的「信託」,這種財產運用並非單純的物質給予,亦非只惠及一家一戶之舉,更多是一種精神傳承,教導後人要以公益為己任,互相扶持、團結一心。透過祖堂的資源調配,家族中的貧困子弟獲得讀書求學的機會;遭遇災禍的家庭能夠得到及時援助。這種對族人的關愛與守護、關懷與支持的制度,展現中華文明的公益理念。

時代巨輪向前轉,眾多華人離鄉背井,前往異國謀生。然而,他們不忘祖國、家園的建設,積攢下財富,一旦祖國需要,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例如海外華僑陳嘉庚,他不僅傾資支持孫中山先生,更在抗日戰爭組織南洋華僑捐款捐物,支援祖國抗戰,為前線提供藥品、衣物和資金。在他發動下,更有一部分人放棄安穩生活,回國投身抗戰。到了和平年代,他們依然心繫祖國,捐建學校、醫院、基礎建設;投資工廠,帶動地方經濟,為家鄉創造就業。

退役後移居盧森堡、現年61歲的前中國乒乓球國家隊成員倪夏蓮,今年代表盧森堡參加2024年巴黎奧運會。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代表盧森堡出賽是希望將盧森堡帶到奧運舞台,讓該國運動員一同經歷這體壇盛事,同時藉一個乒乓球,代表中國人的形象,成為兩地民心、文化交流的橋樑。這種大同精神,又豈是「缺乏對公共利益的關心和尊重」的表現?

即便是在細小的香港,華人團體對公益事業的追求及其所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英殖時代,英廷對香港有取無施。19世紀時,華人紳商挺身而出,向貧苦同胞贈醫施藥,東華醫院遂成立。多年發展,東華三院已成為綜合式社福機構,秉持宗旨在醫療、護老、復康、教育等方面積極行動。同是19世紀,一群有識之士眼見拐賣婦女兒童猖獗,以保護婦孺權益、打擊拐賣人口為目標,成立保良局。其服務不斷擴展、深化,在教育、醫療等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

香港公益事業當然不能不提及香港賽馬會。秉持取之社會、回饋社會的理念,將大部分收益投入公益領域,成為香港公益事業的重要推手之一。近日,馬會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以立足東方、面向國際的態度,在本地與及區域層面,推廣慈善事業的領先思維,為業界構建交流平台,貢獻中國以至全亞洲的公益事業。此舉也是先鋒中的先鋒。

在百年未見大變局之初、複雜國際形勢下,香港有心從事公益事業之士,也得把眼光放闊拉寛,不再局限在本地,又或純以「慈善」心態推動。公益事業可以是一條無形紐帶,將社會各方緊密地聯繫團結,因此其作用在國家倡議的「一帶一路」基礎上,跟「共同富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關聯。這一切,在本質上都需要全球各國齊心協力、攜手合作,方能面對共同挑戰,展現天下大同的博大胸懷;同時增強各國的經濟實力,實實在在惠及民生。再推動均衡發展,透過支持產業發展、提供專職培訓、創造創業機會等方式,縮小地區經濟發展差距。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8年創立共享基金會,便是以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醫療和公共衞生、體現「民心相通」為宗旨的醫療人道援助公益機構。成立短短幾年,共享基金會已經在老撾、柬埔寨、吉布提、塞內加爾及毛里塔尼亞,完成近四萬宗復明手術,協助當地全面消除因白內障致盲的積壓病例。共享基金會將會繼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清潔水源的工作,並開始在其第6個項目國家—東帝汶—啟動針對蟲媒病的計劃。

在面臨天災或突發事件時,公益事業展現出強大的號召力,能夠迅速動員社會資源。即便在萬事安好的平常歲月,公益事業也為社會建構了一個共同參與、共同付出的寬廣平台。無論身份地位、財富多寡,都能在公益活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貢獻出獨特的力量。公益事業打破了貧與富、不同職業、不同地域的界限,讓人們跨越種種差異,因為愛而相聚。它成為了社會和諧發展的潤滑劑,讓人與人之間充滿關愛與溫暖,使整個社會更加美好和充滿希望。倪夏蓮,就是一例。

在新冠疫情期間,中國的做法與西方形成鮮明對比。西方不顧許多南方國家的苦況,不理本身資源已經足夠,仍然囤積疫苗、防護裝備。反之,中國則率先向南方國家(包括與我們有領土爭議的菲律賓),作出無償支援。再一次展現出中華文明「天下為公」的內涵,體現新時代大國的擔當,也讓世界看到了我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信念。但在西方仍然掌控輿論話語權的今天,竟然可以爆出美國官方自2020年起,在社交媒體註冊數百個假賬號,抹黑中國政府這樣的善舉,旨在散播對仇恨情緒。

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好應反思,如何以香港在公益事業積累的經驗、國際化的優勢,在有關領域上,貢獻國家走出去的工作,一方面傳遞關懷與友善,消除誤解與隔閡,讓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在情感上更加貼近,增進各國之間的友好合作;另一方面提升中國的軟實力,打下基礎,讓我們國家在國際輿論場上,發展、擁有並把握話語權。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國家公益連綿不息 點亮共同富裕之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