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有片)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白蛇傳》拍粵劇電影?羅家英談「粵港合作」戲劇創新

【點新聞報道】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藝術節)將於10月19日至11月24日在粵港澳三地舉行,香港將首次擔任主辦城市。粵劇名伶羅家英與佛山粵劇院聯袂出演的粵劇電影《白蛇傳》,將在藝術節放映兩場。羅家英昨日(10日)接受點新聞採訪,介紹用粵劇拍電影這一全新嘗試,分享在粵劇乃至文化藝術方面的「粵港合作」新體驗。

粵劇名伶羅家英(右)與佛山粵劇院聯袂出演的粵劇電影《白蛇傳》。(政府新聞處)

用粵劇拍電影 是「人生第一次」

《白蛇傳》是佛山粵劇院經典保留劇目,此次電影版由劇院院長李淑勤同羅家英領銜出演,以光影形式配合粵劇唱腔,重現白素貞與許仙的愛情故事。影片於「第二屆香港紫荊花國際電影節」獲最佳電影及最佳美術等多項提名,李淑勤榮獲最佳女主角,羅家英則獲頒終身成就獎。

對於羅家英來講,這部電影的關鍵詞是「人生第一次」。「粵劇當然是我一生的職業,但是粵劇的電影這是我第一次拍,找我拍這部電影,我多大我都答應,」羅家英介紹,《白蛇傳》這部戲拍了三年之久,是一次很辛苦的合作。不過自己此前無論時裝還是古裝,拍攝的都是「普通」電影,這次以粵劇形式表演十分不同,所以當負責監製的李淑勤邀請他合作,他欣然同意。

談到與佛山粵劇院的聯袂表演,羅家英形容這「真真正正是兩地合作」。佛山粵劇院近年來積極探索粵劇與現代文化的融合,羅家英亦希望能用創新手法詮釋粵劇,讓年輕一代更多了解粵劇藝術文化。對於這部凝聚很多「第一次」的電影,他表示很期待能夠收獲觀眾的好評。

羅家英談「粵港合作」。(點新聞記者攝)

「粵港合作」融合得當 兩地粵劇「基本相同

談到「粵港合作」,就要了解廣州粵劇和香港粵劇的異同。而羅家英認為,兩者基本上沒有異只有同,因為在上世紀50年代,有許多廣州粵劇演員定居香港。他以自己為例,4歲時自廣州來到香港,在香港長大,在香港跟隨同為粵劇演員的父親學戲。

「我爸爸和廣州那些老一輩的粵劇演員是好兄弟」,羅家英回憶,爸爸去澳門清平戲院看羅品超、白駒榮、馮鏡華等人的演出,大家見了面就攬着彼此哭,「他們的感情完全是這樣迸發出來」。由此可見,香港粵劇與廣州粵劇,在羅家英看來「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的」。

如果要細究廣州和香港粵劇的不同之處,那大概體現在表演方式上。「廣州是一定要演一些現代戲和樣板戲,而香港的老一輩演員也都拍很多電影,他們將電影這種自然和生活帶到舞台,」羅家英認為,香港粵劇和廣州粵劇的細微差異,也許就體現在前者的表演方式更加生活化。不過,兩地演員經過長時間合作及相互研究,已經在表演上融合得當。

羅家英表示,粵劇創作一直在創新。圖為新編粵劇《大鼻子情聖》。(資料圖片)

戲劇創新如火如荼 文藝讓世界走進香港

目前粵劇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受眾逐漸年輕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走進劇院,粵劇藝術家們也如火如荼進行劇目創新。「你說叫我怎樣創新呢,創到怎樣的新呢,基本上是沒有一個標準的,」羅家英表示,自己每一次做戲都有創新,有不同的表演方式。例如最近的《大鼻子情聖》就是由法國戲劇改編而來。他亦改編了許多莎士比亞的劇本,如改編自《李爾王》的《李廣王》;也改編了一些日本電影,如由《羅生門》而來的《修羅殿》,這些劇目都非常創新。

作為「盛事之都」,香港主辦本次大灣區藝術節,不僅可以促進粵港澳三地文藝交流,更有機會為本港旅遊、經濟帶來正面影響。對此,羅家英表示贊同,相信「文化會吸引遊客,以及告訴大家香港是一個有文化、講藝術的城市」。

他表示,文藝活動讓香港不是一個純粹講經濟的城市,或者所謂「文化沙漠」。相對的,活動又會吸引更多遊客來港,帶動經濟增長。「大家沒有進來看,你(就)不知道我們創新到怎樣」,正如羅家英這句對於粵劇創新的總結,藝術會令世界對香港更關注、更注重,讓更多人真正來到香港,看看這裏到底有怎樣的文化泉湧。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報道,視頻攝製:任青、花天琪)

相關報道:

大灣區文化藝術節|《詠春》11月再來港 羅家英姚珏談中西樂融合創新

大灣區文化藝術節10·19起三地起步 精彩演出及展覽逐個睇(附詳情)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白蛇傳》拍粵劇電影?羅家英談「粵港合作」戲劇創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