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香港羽毛球運動員陳浩源當地時間9月2日在2024年巴黎殘疾人奧運會男子WH2級單打項目奪得銀牌,賽後亦宣布退役。他今日(9月12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決賽前腰部傷患發作劇痛,在治療室簾幕後痛哭,但最終仍能出賽。而對手以針對性打法贏得比賽,他心服口服。
訓練時2小時要打3000球
陳浩源表示,退役後仍會參與一些慈善性質的賽事,可是涉及世界排名的正式比賽就不會再打。現年39歲的他個人評估,其實以現時身體狀態多打4年未必不行,但一定沒有現時的高峰水平。
陳浩源指,自身有一定條件,例如他在殘疾人當中程度未算最嚴重,仍有一隻腳,而身型在亞洲人而言算高大、力量較大,所以有優勢。他憶述平日訓練,每周要練6日共30小時,即每日5、6小時,其中3至4小時用作訓練體能,另要預留時間作發球接球訓練,約莫2小時要打3000個球。他又提起自己一直受到椎盤間傷患問題困擾,一年多前情況最嚴重,幸好最終都能出戰奧運。

決賽前腰部疼痛 治療室簾幕後爆哭
他又憶述決賽前3、4小時腰部疼痛,初時以為拉筋就沒事,後來發現情況有異,到治療室處理,但當時對手也在現場,不可以讓對方知道自己狀況有問題。他當時拉下簾幕後爆哭,主要原因是怕令大家失望。他又知道有港人凌晨3時都看直播支持他,憂心會辜負觀眾的期望。幸而最終在物理治療師的擁抱鼓勵下,再加上拉筋推拿,最終仍能出賽。
不過陳浩源坦言,始終對手可能都發現其情況有異,打法上有一定針對性,例如多打一些平移的後場球,令其接球時拗腰幅度要大一點,增加其負擔。平日他尚可「以快打快」,惟決賽當日因腰部疼痛而無法應對。但陳浩源認為這種打法絕對是人之常情,換成是他遇到對手身體狀況不足,也會針對性部署。他坦言十分欣賞對手,亦期望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對手能以100%努力與他對決,對比賽結果心服口服。
被問到如何看待社會對傷殘人士的支援,陳浩源認為最重要的是「共融」概念,希望社會不是以一種「優待」的概念看待他們,而是認同傷殘人士除了身體上一些缺陷外,只要給予適當支援和條件,仍然可以貢獻社會。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