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中華文化節節目之一、 寧波市演藝集團舞劇《花木蘭》今明(14日、15日)兩日登台香港文化中心。昨日(13日)下午,《花木蘭》劇組進行首演前綵排,邀請本港多所學校學生觀摩學習。
舞劇《花木蘭》講述北魏時期,少女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劇目融合舞蹈與武術,加入現代舞台科技,重塑一代巾幗英雄史詩。該劇主演郝若琦(飾花木蘭)、夏天(飾衛將軍)、吳威(飾柔兒),及藝團代表劉蔚接受點新聞採訪,全新解讀傳統故事《花木蘭》,講述劇組如何以「孝、忠、愛」為主線,帶觀眾一同踏上木蘭的征程。
新時代有「新」木蘭 巾幗本色是勇與愛
聽到「花木蘭」這耳熟能詳的三個字,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木蘭替父從軍的孝道與為國而戰的大義。但飾演花木蘭的舞者郝若琦認為,其實對木蘭乃至對整部作品的理解,也許可以不局限於傳統叙事中的忠孝。木蘭身上,還有女性獨有的一種堅韌、力量與博愛。
作為一位「90後」舞者,郝若琦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演繹這位巾幗英雄非常榮幸。「在演繹的時候,增添了一些我們在這個時代的幸福感和挫敗感」,郝若琦介紹,木蘭替父從軍的決心、磨練自我的過程、與衛將軍和柔兒間的情誼、對使命的堅定與對和平的追求,走出了一條關於「自我認同」與「自我實現」的故事線。
帶着木蘭從北魏來到如今的舞台,郝若琦希望這個形象能讓觀眾感受到一絲溫暖,能獲得木蘭帶來的力量感,更加滿懷希望地堅持自己想要做的一切。「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是有更多的可選擇性的,」郝若琦從很新穎的角度解讀木蘭為何替父從軍,她認為在故事的年代背景下,木蘭想要保護父親、結束「母送兒、妻別夫」的社會現狀,似乎只有替父從軍這一條路。而如今女性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空間更加廣闊,她希望木蘭能以獨立、勇敢的精神為年輕一代觀眾帶來女性力量。
花木蘭的代名詞向來是「忠、孝、義」,而在這部劇中,用「愛」來替代「義」似乎更準確。和父親的父女情,和將軍的愛情,和柔兒的姐弟情,木蘭身上散發的「愛」貫穿全劇。她為保年邁父親悄悄從軍,與衛將軍從互生情愫到出生入死,小愛與大愛都在幾個角色間流淌。而木蘭與柔兒間的情誼,則是她追求和平的一種更宏大寬厚的愛。
柔兒的扮演者吳威直言,他的角色十分特別。「柔兒在舞劇《花木蘭》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吳威介紹,「特殊」在於他敵方遺孤的身份,更在於木蘭對待他的方式。征戰沙場的木蘭竟然能用母性去關懷這個戰爭孤兒,她把他當作弟弟、家人,用真摯的愛感化他,最終也真的獲得了柔兒的信任和依賴。「畢竟戰爭中,兒童是最無辜的存在,」吳威總結,柔兒讓木蘭的形象更加豐富,除了家國大義之外,她還有她女性的柔和與寬容那一面。
「舞武結合」重塑經典 道具巧思呼籲和平
有了別出心裁的立意和情節後,就需要整個劇組精密配合,把巧思搬上舞台。「《花木蘭》在國內已經演了100多場了,去年10月我們在美國華盛頓演了6場,受到了廣大海內外觀眾的一致好評,」執行編導之一劉蔚細數《花木蘭》在國內外的演出經歷,對於劇目首次來港,他表示榮幸且興奮,希望讓香港觀眾看到不一樣的舞劇版本《花木蘭》。
為了讓劇目在香港順利登台,主演們透露,綵排的前一晚排練到大概12點,當日早上9點又開始聯排,下午接着登台為來觀摩的學生們表演。既然講的是木蘭從軍,這部劇的編排思路是「舞武結合」。劉蔚回憶,編創舞劇時,演員們先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武術訓練。劇目中很多段落,如沙場練兵、雙人對打,都是被舞蹈藝術化後的武術動作。兩位主演介紹,武術講求「短、頻、快」,因此兩人每次綵排都要提前磨合節奏,在無法NG的舞劇中,每個動作都要精確到秒。
同樣還要精確的是台上的現代科技舞美,衛將軍扮演者夏天直言表演中和轉台等機械的配合,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他科普道,演出全程有工作人員在幕後操控舞台,每分每秒的舞美變換都要和這一刻的情節、音樂節點、演員正表達的情緒同步。「我們在台上表演,其實他們在台下也在跟我們做『心理表演』,」夏天說,要做到分秒不差才能保證演出的順暢。
而之所以運用轉台,是因為它是圓形。劇中還有其他圓形元素,如木蘭的銅鏡、圓形的幕,都寓意和平。劉蔚說,用圓象徵和平,是主創們重新演繹古老故事的巧思。「一想到木蘭征戰沙場,肯定是很多血腥的戰爭場面,實際上在我們整個劇當中,涉及到戰爭的篇幅並不大,更多的是體現這種大愛的精神,」劉蔚如是闡釋主創們對戰爭的弱化處理,以及對和平的細膩傳遞。
從角色到自己 藝術教育促自我重塑
對於昨日的綵排,雖說不是正式演出,但團方非常重視,因為「那麼多的孩子們在看」。大家回憶,這應該是演了這麼多場以來,唯一全是學生做觀眾的一場。
郝若琦說,能感受到孩子們的熱情,自己在給小朋友們演繹時也很開心、很興奮。「因為我小時候看一部舞劇,會有很多感觸,會給自己有一個目標,比如我也可能以後去專業地學習舞蹈,」她回憶自己兒時的經歷,認為一場精心的演出也許就會為喜愛藝術的孩子在心裏埋下種子,讓他們更明晰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希望用好的狀態給這些小朋友們,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能量,讓他們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和想要的生活」。
「舞蹈是很直接的一種藝術表達方式,我覺得是可以打破所有的藝術媒介,它不需要太多的語言,是很直觀的,好的作品看到了震撼,觀眾喜歡,它就是很直接的」。郝若琦認為,孩子們走進劇場,看見課本上的故事翩翩起舞,看到這群做職業舞者的哥哥姐姐們,用自己的方式演繹歷史人物,是很好的學習體驗。
在筲箕灣官立中學讀中五的吳豪霆和鄭嘉儀就很喜歡中華文化,認為這次以舞劇形式去感受木蘭的故事很特別,演員的演繹讓自己更加了解故事的精髓。
鄭嘉儀說,從前了解《花木蘭》都是在書本上,通過這次的舞劇,她加深了對木蘭的理解。鄭嘉儀設想,如果有外國朋友好奇中華文化是什麼,她也會選擇以這種直接的藝術形式帶他們了解,「我當然會先帶他來看舞劇,因為我們除了口述中華文化有多博大精深之外,其實最重要的是應該用故事形式去告訴外國的朋友」。
吳豪霆也認為從前對《花木蘭》的認識比較淺,「但是這次的這個劇目,就令我很直觀地感受到木蘭的孝道和作為女性的力量,」他認為親身的感受對文化歷史學習非常重要。
明愛樂恩學校的中六學生李樂瑤則表示,以前上課聽過一點木蘭的故事,但沒有完全了解。看完舞劇後,就明白了故事究竟在傳達什麼。同校讀中五的伍慧蕎稱,劇中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花木蘭,因為她很偉大、顧全大局,「她放棄一切為她爸爸去打仗的那一刻,我覺得這一幕基本上所有人看到都會覺得感動」。兩人認為舞劇《花木蘭》用一種很特別的形式去演繹中國歷史,「令我發現原來歷史也可以很有趣」。
如果說舞劇帶給觀眾的啟示是直觀、快速的,那舞蹈對舞者自身的塑造就是隱密而深遠的。在個人成長上,郝若琦的舞蹈生涯和木蘭從軍有一些相似,她用舞蹈成為木蘭,木蘭在每一個舞台上打磨她的內心。
郝若琦感慨,舞蹈行業很殘酷,但無論孩子們未來是否從事舞蹈,它作為一門基礎藝術都是很好的學習選擇,因為它會帶來很多心理上的成長。她以自己為例,24歲「成為」木蘭,如今已有7年,這些年自己的內心始終在成長,對木蘭的理解也更加豐富,發現她不只有孝順、英勇,還有很難得的智慧和包容。
「隨着我的年齡增長,(木蘭)會讓我更加柔和,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郝若琦如是總結木蘭帶給她的自我成長,木蘭讓她滋生出一種更平和、寬厚的強大。「我跳了舞蹈,能夠演繹木蘭這個劇,是非常非常幸運的,希望小朋友們或者各行各業的女性們,都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堅持自己的選擇」。獨立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始終自信、博愛、不言放棄,也許就是木蘭在這個時代給予我們的啟發與鼓勵。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報道,視頻攝製:周楎,鹿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