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今秋颱風扎堆?國慶前或「一周一個颱風」

【點新聞報道】「今年秋天颱風怎麼這麼多?」「以往感覺颱風都在暑假,秋天的颱風竟然也這麼猛?」近日,許多網友在社交平台表達自己對近日颱風天氣的感受。

9月16日,今年第13號颱風「貝碧嘉」在上海浦東臨港新城沿海登陸,這是1949年以來登陸上海的最強颱風,也是上海首次與強颱風正面交手。除了上海,浙江、江蘇也在此次颱風影響範圍內。海南、廣東剛剛應對完颱風「摩羯」,下一場颱風「普拉桑」也已經生成,並且在我國東南沿海登陸。

「普拉桑」登陸前,浙江省溫嶺市石塘鎮金沙灘海域掀起巨浪。(新華社)
颱風「普拉桑」路徑預測。(中央氣象台圖片)

今年第14號颱風「普拉桑」已於今日(19日)18時50分在浙江岱山登陸,「普拉桑」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達強熱帶風暴級,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

颱風「普拉桑」將給浙江上海帶來大暴雨。(中央氣象台圖片)

浙江省氣象台預計,颱風「普拉桑」登陸後將進入杭州灣,前半夜在平湖至上海浦東一帶沿海再次登陸,強度逐漸減弱。受其影響,19日夜到20日晨浙北地區有分散性暴雨,局地大暴雨;浙北沿海海面和杭州灣有8到10級局地11級陣風。

此外,南海熱帶低壓已於今日上午加強為今年第15號颱風「蘇力」。受颱風「蘇力」影響,今日下午,海南瓊海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嘉積城區多處出現積水現象。預計颱風「蘇力」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動,將於今天夜間在越南東部沿海登陸,之後強度逐漸減弱。

颱風「蘇力」路徑預測。(中央氣象台圖片)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未來十天,南海和西北太平洋還將有1-2個颱風生成,其中一個將可能影響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國慶前或將「一周一個颱風」。

今年9月以來的秋颱風,為何如此頻繁?

中央氣象台高級工程師王皘介紹,今年的颱風「摩羯」「貝碧嘉」已經相繼影響了我國,它們的影響強度也是超過歷史同期的,也就是說秋颱風剛剛拉開序幕,但它的影響已經不容小覷了。在過去常年的9月上旬和中旬,大約有1.2個颱風影響我國,目前包括接下來的「普拉桑」,將有三個颱風影響我國近海。今年來講,秋颱風是較歷史同期偏活躍的。

王皘分析,颱風「摩羯」和「貝碧嘉」的登陸強度都是超過了歷史同期其他颱風的,這個也是在氣候變化背景之下的一種趨勢所在。相關的科學研究指出,在未來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之下,由於海溫的升高,低層水汽輸入的增加,颱風、強颱風的比例是增高的。根據中央氣象台統計,21世紀以來,登陸影響我國颱風的強度有一個增強的趨勢,這種趨勢提醒我們,未來在颱風的預報預警工作和防颱減災工作中值得重視。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秋颱風平均每年生成11.38個,其中2.26個登陸我國。通過統計1949年至2023年氣象大數據發現,在中秋假期登陸我國的颱風中,以強熱帶風暴和強颱風級別登陸的比例較高,總佔比接近八成。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表示,通常6-8月生成的颱風稱為「夏颱風」,9-11月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從生成數量上來講,秋颱風和夏颱風其實不相上下。從氣候背景上來看,9月之後,秋颱風在我國登陸的數量相對較少,沒有夏颱風登陸那麼頻繁,但威力並不小。」

對於許多人感覺今年秋季颱風較為密集,胡嘯解釋,颱風的生成具有群發性和周期性,與熱帶輻合帶的活動、跨赤道氣流及副熱帶高壓的強弱都有直接的關係,因此颱風扎堆生成也很常見,群發性特徵在今年秋季更是比較突出。

相關閱讀:

「普拉桑」登陸浙江岱山 入夜或再撲上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今秋颱風扎堆?國慶前或「一周一個颱風」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