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飛
美聯儲日前宣布減息,金管局隨即調整基本利率,帶動本地銀行業減息,開展新一輪減息周期。正當市場一片唱好新措施有助刺激本港經濟,筆者認為,特區政府要繼續保持審慎態度,觀看美國減息的後續,做好風險管控,提防該國再度出現金融危機,衝擊政府財政和本地市場。
自從美聯儲於2022年3月首次加息,基準利率創下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並且維持在5.25%至5.5%區間超過一年,是美國實行量化寛鬆後首次經歷如此大規模的貨幣緊縮。與此同時,過去兩年,本港經濟正面對疫後復甦不及預期,但礙於港元與美元掛鈎,貨幣政策需要優先維持匯價穩定,導致無法通過調節貨幣供應,刺激經濟。因此,本輪減息顯然有利於降低借貸成本和港元匯價,為本港締造更好的營商和投資環境。
儘管減息促使各類資產交投暢旺,但筆者認為社會各界要居安思危,提防減息背後隱藏的危機。觀乎美聯儲近三次減息周期,就似乎離不開該國經濟突然衰退,造成全球資產市場低迷,當中包括科網股爆破、次按危機和新冠疫情。當然,過去的歷史只能作參考,並不代表每次減息必然會伴隨經濟危機。
回到美聯儲的減息決定,明顯是同該國勞動市場疲弱有關。美聯儲作為美國中央銀行體系,有着維持物價和就業數據穩定兩大重要任務。翻查數據,美國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按年升2.5%,是3年半以來的新低,意味着已經成功壓抑通脹。反觀就業市場,情況絕不樂觀,例如,失業率持續回升,徘徊在4.1%至4.3%之間,新增就業崗位更加出現多次下修,令外界擔心數據滯後,無法反映勞動市場實況。
而最令人擔憂的是,「薩姆規則」被觸發,環球股市一度出現「黑色星期一」。即便有權威人士解釋,美國外來移民激增,間接推高失業率,影響「薩姆規則」的準確性,但該項數據指標堪稱於過去50年百分之百預測美國經濟衰退,相信圍繞金融危機的疑雲會繼續籠罩整個投資市場。
另一方面,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處理手法亦長期被人詬病。舉例來說,最近一次,即2022年3月,美國通脹率攀升至8%左右,嚴重偏離原來2%的通脹目標,美聯儲才如夢初醒,宣布加息。身為主席的鮑威爾理應責無旁貸,也難怪有外媒認為,要實現類似1995年的軟着陸,鮑威爾似乎不及前主席格林斯潘般果斷。
儘管鮑威爾試圖淡化恐慌情緒,聲稱是彌補7月未能減息,但投資者仍然關注意外減息0.5厘的原因。要知道,鮑威爾並非首次「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單是美聯儲利率點陣圖已經於今年先後改變兩次,由大多數官員傾向2024年全年減息0.75厘,到今年第二季的0.5厘,再到近期的減息1厘。有外媒報道指出,本次減息0.5厘是鮑威爾一手推動,就進一步令人懷疑其態度轉變的原因。
「小心駛得萬年船」,為政者更加要妥善做好風險管控。面對美聯儲降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香港除了要深化與內地各方面的合作,推動自身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之外,亦要建立健全風險防範和應對機制,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若然美聯儲減息真如鮑威爾所說般由於經濟強勁,可以實現軟着陸,固然對全球資產市場有利。相反,如果減息決定是建基於看到個別情況失控,經濟有硬着陸的可能性,就很可能爆發美國股災,影響全球主要市場,香港亦無法置身事外。如果真的意外發生,這很可能是本屆特區政府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教聯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