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雖然香港回歸祖國只有27年,但過去75年香港從來沒有在愛國事業中缺席。以大嶼山三鄉(白芒村、大蠔村和牛牯塱村)為例,這片土地不僅經歷抗日游擊隊的艱苦歲月,還見證數代愛國人士的奮鬥精神。點新聞記者早前隨同梅窩鄉事委員會副主席鄒長福走訪三鄉,追尋這段愛國歷史。
「這是我們的白望小學,又稱白望學校,1960年開始籌建,當時有超過一百位學生就讀。」鄒長福回憶起他的童年,眼中閃爍着懷念的光芒,「我就在這裏讀到小學六年級,直到12歲畢業。這裏曾經分早、下午班教學,但到1980年,村民紛紛遷往市區,學生人數漸漸減少,最後只剩下一位學生,學校因此停辦。」
鄒長福帶領記者穿過已荒廢的校園,向我們展示了「三聯合作社」附近的青磚屋,「這間青磚屋超過百年歷史,當時還有愛國人士在牆上書寫了毛主席語錄,如『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些標語成為了我們村民的精神象徵。」
「三聯合作社」:愛國事業的據點
1970年,在愛國團體的支持下,三條村的村民共同建立了「三聯合作社」,這個合作社成為了當時愛國活動的重要據點,「我們的合作社成立時,熱鬧非凡,四周都插滿了紅旗,很多愛國人士來這裏舉辦聯歡會,場面十分壯觀。」鄒長福指向牆上的照片,回憶起當年熱鬧的場景。
「這些毛主席像是當年合作社落成時,愛國人士贈送的。有些小像是他們從延安、井岡山帶回來的,象徵着對我們的鼓勵。」鄒長福強調,這些禮物對當時的村民意義重大,它們不僅代表了愛國精神,也成為了村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三鄉的村民們不僅在思想上積極響應愛國號召,還在實際行動中體現了這種精神,鄒長福提到:「當年一些出名的愛國團體給我們這個地區冠以『三面紅旗』的稱號,第一面紅旗代表務農、耕種;第二面紅旗代表畜牧業,當時我們這裏很多人養豬養鴨;第三面紅旗代表我們的生產地,這裏有一塊田地,讓愛國人士來實習耕作。」
然而,這一切的輝煌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戛然而止。由於香港面臨「制水」困境,政府決定在石壁興建石壁水塘,導致整個梅窩地區水源匱乏,農業無法維持下去,「我們當時也支持解決香港的『制水』問題,結果是自己的生產地無法繼續運作下去。」鄒長福感慨地說。
艱難時期的愛國活動
然而,在那個年代,愛國活動並非一帆風順,鄒長福提到,當時的港英政府對左派活動進行了嚴厲的打壓,「我們這裏的兩位領導曾經被拘捕到摩星嶺,監禁了一年。」梅窩的愛國人士不僅要面對政府的壓力,還要時刻提防隨時可能發生的拘捕行動。鄒長福回憶道,當年在學校教紅舞、跳紅舞時,經常需要轉移地點,如同打游擊戰般應對便衣警察的搜捕,「港英政府隨時會控告我們非法集會,我們只要有六個人聚集在一起,就會被他們盯上。」鄒長福提到,儘管面對重重困難,愛國精神卻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這種精神也傳承給了後代。
鄒長福的母親的經歷,更加深了他對國家的感情,1975年,鄒母因病需要回到廣州治療。當他們準備返港時,由於鄒母剛完成手術,因傷口未癒,導致行走困難。在深圳入境大樓前,解放軍見她行動不便,立即搬來一張藤椅,由四位解放軍合力將她抬至離境大樓,護送他們順利過關,這段經歷讓鄒長福深感溫暖。
國慶與愛國活動的延續
鄒長福和其他愛國老一輩至今仍然堅持着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2007年,他加入了梅窩鄉事委員會,至今已經有近20年,一直致力於為村民爭取利益,並繼續籌辦愛國活動。每逢國慶,他們都會舉辦慶祝活動,儘管因疫情停辦了幾年,但他們從未打算停止這一傳統,「現在我已經接近70歲,我們愛國的心是不會熄滅的。」鄒長福堅定地說。
鄒長福還分享了他對國家的深厚情感。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經歷了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再到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時期,他見證了國家從一窮二白逐漸走向繁榮富強,「我們國家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他充滿自豪地說。
鄒長福和他的同輩們,見證了國家在風雨中成長的歷程,他們的故事是國家崛起的縮影。他們用自己的一生,踐行着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並將這份精神傳承給下一代。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梅窩的愛國老一輩們以他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愛國,從來都不是口號,而是一生的實踐。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視頻攝製:任青、杜家賢)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