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2024年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5至26日在北京舉行。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論壇主旨講話上指出,中國交通運輸創新能力正不斷取得突破,其中,深中通道的建成開通,攻克了多項世界級的技術難題,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此外,CR450動車組研製取得階段性成果,C919大飛機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正式啟航,新能源和清潔能源交通運輸裝備持續推廣,自動駕駛等新技術加速應用,標誌着中國可持續交通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

在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方面,截至2023年底,中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4.5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為18.4萬公里,等級航道通航里程6.8萬公里,港口萬噸及以上碼頭泊位2878個,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000萬人次及以上的民航運輸機場38個,郵政行業企業共設立各類營業網點46.8萬處,城市軌道交通營運里程1萬公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加快形成。
「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我們堅持交通天下,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合作,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進可持續交通。」李小鵬舉例,中歐跨里海直達快運開通,搭建起連接亞歐大陸跨越里海的嶄新運輸通道,雅萬高鐵等項目開通運營。今年上半年,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達到989.6萬人次,同比增長了15.9%,發送貨物1004.9萬噸。「跨境運輸客貨兩旺,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他指出,中國還與多國簽署多邊、雙邊國際道路運輸和航空運輸協定,積極參與交通運輸國際組織事務,正式成立全球可持續交通創新聯盟,來自全球12個國家的41家頭部企業或機構成為創始會員,可持續交通的「朋友圈」在不斷擴大。
(點新聞記者郭瀚林 北京報道)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