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妮娜
定居海洋公園的大熊貓「樂樂」和「盈盈」產下一對龍鳳胎,全香港都在關注新生BB的動態。海洋公園在IG上開設的熊貓官方賬號以生動有趣的故事,把這一家的生活日常製作成短小精悍的連續劇,在傳播上充分發揮香港特點和優勢,成功將來自四川的熊貓話題轉化為港產熊貓熱。
如何利用社交媒體的優勢,建立大熊貓和本港居民的情感連結?海洋公園自今年8月份開設的IG熊貓官方賬號經過一個多月的運營,現在已漸入佳境。從9月17日發布熊貓故事第一集後,到現在連續劇已創作到第四集。這些劇集全部模擬熊貓家族對話,人物設定為媽媽「盈盈」、細佬、家姐、Matt奶爸,通過稱呼、主題歸類和敘事情節,創造了本港市民感知海洋公園大熊貓的方式,吸引公眾關注。
「熊貓熱」在本港的傳播表明,媒介可以通過報道的用字和報道主題,塑造社會對動物議題的認知。海洋公園在9月後將IG上對熊貓的報道,從觀察者的角度轉化為熊貓直接出鏡,模擬熊貓對話,描寫熊貓寶寶和「盈盈」的生活場景,再現出溫馨、可愛、有趣的人物觀感。這種情感化的敘事有效拉近了香港社會對國寶熊貓的距離。隨着「安安」和「可可」抵港,海洋公園藉着「盈盈」在本港生產的「熊貓寶寶熱」,塑造了香港熊貓家族六人組合,成員包括「盈盈」、「樂樂」、家姐、細佬、「安安」和「可可」。
動物傳播可成為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途徑。如今數碼媒介已成為大眾最普遍使用的資訊接收工具,中國故事的傳播可以通過一系列類似熊貓這樣的內容載體,創造敘事對象和空間。中央電視台開闢有專門的熊貓頻道,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也於上周趁勢推出點新聞熊貓專題。在中國故事的傳播內容和載體上,兩地呈現共融發展態勢、且傳播議題趨近。與此同時,香港積極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敘事特點、語言等方面着手,根據本港特點策劃話題。海洋公園的IG熊貓賬號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IG的傳播文字包括中文廣東話表達,同時配有英文版翻譯,有利於擴大國際傳播影響力。在敘事方面,採用短視頻小微劇本創作路線,將熊貓擬人化,輕鬆有趣更容易吸引受眾追蹤,假以時日該IG賬號很有潛力成為本港國際傳播的重要平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