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w-media.dotdotnews.com/dams/product/image/202410/06/67022dece4b0b17e796b74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200)
【點新聞報道】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8日)出席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就陸路口岸的運作事宜及重建工程的最新進度進行匯報。
黃金周各個陸路口岸運作暢順
鄧炳強表示,在剛過去的內地國慶黃金周,大約有548萬人次經各個陸路邊境口岸進出香港。政府各個相關部門在不同口岸都有加派人手,協調運輸和通關服務。口岸部門亦有彈性調配人手,並加開檢查櫃枱及通道,以疏導假期期間的人流和車流。內地國慶黃金周各個陸路口岸運作暢順,市民過關井然有序。
鄧炳強提到,在國家重大戰略的推動下,來往深港之間的人流和車流預計會持續增長。自從上年2月份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以來,整體陸路口岸的旅客流量已經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今年截至9月份,每日經陸路口岸出入境的平均人次大約有65.8萬,已經超越了疫情前,即2018年同期大約62萬人次的數目;另外和2023年同期的約42.5萬人次相比,更是增加近五成半。
善用科技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鄧炳強說,入境處亦一直善用科技提升通關效率,推陳出新,於各個陸路口岸推行多項便利化措施,包括持續優化e-道服務和簡化出入境手續。保安局亦將於今年第四季在重置的中英街檢查站試行應用人面辨識科技,以便利現時持有證件可以進出中英街人士的往來。
積極推展口岸重建項目
陸路口岸重建項目方面,特區政府正與深圳市政府共同全力推進皇崗口岸和沙頭角口岸重建項目。
鄧炳強表示,皇崗口岸方面,重建後的新皇崗口岸將會採用「一地兩檢」的安排,並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目前皇崗口岸重建項目正在進行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目標是爭取於2025年底基本完成皇崗口岸聯檢大樓的建設。
鄧炳強指,重建後的新皇崗口岸設計通關流量約為每日20萬人次;而在港鐵北環線支線開通之後,更可以提升至每日約30萬人次,跨境車輛的設計通關流量則大約為每日1萬5千架次。入境處亦會在口岸開通之後不斷檢視通關流量,並利用創新科技和其他可行的方法提升旅客過關效率,以應付日後的實際旅客流量。
他續指,沙頭角口岸重建項目方面,現時正進行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預計會於2025年內完成。沙頭角口岸將會以「跨河建」的安排重建,重建後的沙頭角口岸將會成為一個純旅檢口岸,以配合落實跨境貨運「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布局,並且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以提升旅客過關效率。
相關閱讀:
![](https://dotnews-static.dotdotnews.com/img/icon/Revision20230612/noLike.png)
![收藏 收藏](https://dotnews-static.dotdotnews.com/img/icon/Revision20230612/shoucang.png)
![取消收藏 取消收藏](https://dotnews-static.dotdotnews.com/img/icon/Revision20230612/shoucangactiv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