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秉堅
新一份施政報告快將公布,社會對房屋問題的討論再度升溫,尤其是特區政府在取締劣質劏房方面的最新措施備受關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由財政司副司長擔任組長,房屋局局長任副組長,進行劏房問題深度調研,全面處理劏房的安全和生活環境問題,並制訂具體的取締劣質劏房方案。據知,工作組於今年8月下旬已向行政長官李家超提交報告,社會各界均熱切期待今年施政報告會公布有關方案。
事實上,劏房問題的形成,有其深層次的經濟和社會原因。隨着本港房屋供應長期不足,房價和租金持續高企,低收入群體無法承擔市場上的正常住宅,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租住空間極為狹小、衞生條件惡劣的劏房,其中還涉及生活質素的嚴重受限和安全隱患。根據統計,全港約11萬個劏房單位中,有2至3萬個屬於劣質劏房。因此,解決劣質劏房問題是刻不容緩。
處理劏房問題更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讓社會各界都能看到政府的決心和行動方向。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若無清晰的政策規劃和合理的執行細節,政策很容易流於空談。因此,今次施政報告中公布的方案,若能明確每個階段的取締目標、安置受影響住戶的具體安排,以及如何在短期內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等,相信有助提升社會對政府解決劏房問題的信心。
誠然,劏房問題不可能一刀切解決,須逐步處理。政府要平衡清理劏房與保護住戶利益的過程,尤其是那些依賴劏房生活的弱勢群體,如獨居長者。除了取締行動,政府還需完善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的供應,優化現行過渡房屋及簡約公屋的編配制度,確保這些有迫切需求的人士能優先得到安置。這不僅能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還能避免取締劏房後出現的社會不安定問題。
與此同時,政府在取締劣質劏房的過程中,還應積極與劏房業主保持溝通,向其釋放清晰的訊息,即政府並非單純地打擊所有劏房及業主的經濟利益,而是希望透過合法且安全的途徑,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期望能促進房屋市場的健康發展,避免取締行動過於激進引發的社會對立。
要徹底解決劏房問題,除了短期的執法和取締措施外,政府還應有長遠的規劃。針對現時劏房住戶的需求,政府需持續加大過渡性房屋及簡約公屋的供應量。此外,政府還應着眼於中長期的公共房屋發展,加快土地供應,減少新屋建設的阻力,讓更多市民能夠擁有可負擔的居住選擇。
總括而言,劏房問題的解決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這是一項需要政府與社會共同努力的長期工程。在新的施政報告中,筆者期望政府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能快速取締劣質劏房,從根本上改善香港市民的居住環境。只有在「以民為本」的基礎上,並通過周全的政策規劃和落實,才能真正為香港的住屋問題帶來長遠解決之道。
(作者為新家園協會社區發展總監、深水埗區議員、註冊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