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告別「劏房」任重道遠

文/蔣湖

特首的施政報告,提出了多項政策措施,其中為解決劏房問題提出的思路和舉措,引起社會熱議。

住房在全世界都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吃簡單的食物,住簡陋的地方,在這種環境下還能自得其樂,是聖賢才可能有的境界。對一般民眾而言,安居才能樂業,所以才有詩聖杜甫感嘆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歷經世事,盛年遇上安史之亂,體驗過沒地方住衣食無着的窘迫日子,才寫得出「三吏」、「三別」,《為秋風所破歌》。這也是香港住房問題能引起社會廣泛共鳴的人性人心所在。

不過,相比全世界其他發達經濟體,解決住房問題在香港更顯得迫切。香港人多地狹房小的生活環境,也由於過去管治當局採取的自由放任政策傳統,造成劏房問題的長期存在。劏房問題過去的存在,應該說有其時代性,解決起來需要過程,那麼「劣質劏房」特別是極不人道的「籠屋」現象的長期存在,在香港這個「東方之珠」、能媲美世界最發達城市之地,卻遲遲得不到社會主流階層的正視、重視、進而找到解決之道,確實令人觸目心驚。

如果是政府財力貧瘠,有心無力,或者如1950年代突然湧入大量外來人口無法容納,只好容許九龍城寨式住處和生活環境存在,這還情有可原,但本港長期坐擁數千億美元財政盈餘(儘管近年來有所虧空)卻置之不理,確實不是一個負責任政府、其實也包括精英階層和主流人群所能逃避的責任。當然,囿於過去這些年的香港狀況,有識之士即使有此憂思亦難有所動作,那麼到了治港理政理念已煥然一新、完全具備實施條件的今天,改善不適合人居的香港住房環境,可以列上議事日程。這也是2021年夏寶龍主任視察香港就提出要告別「劏房」和「籠屋」、但直到現在才具備推動條件的背景和緣由所在。

賺錢也好、發展經濟也好,都只是手段,提高生活質量、感受人生幸福,才是生活的目的。對政府而言,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市民生活質素,讓民眾從城市發展和經濟增長中增強獲得感,應該是評估其施政能力的重要指標。特首提出解決劏房問題,這應該是他籌劃良久的準備開局之作,體現了改革勇氣和決心,應該要為特首和他的團隊點讚。

不過,任何改革都會動見觀瞻,牽引各方注意,也往往會動到他人蛋糕,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對解決劏房問題的難度和複雜性,要有充分思想準備。

就以王安石變法舉例。變法目的不可謂不正當,「富國強兵」,想藉此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在宋神宗支持下,王安石推出一系列變法主張,對宋初以降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希望革除弊政,克服統治危機。舉其要者,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等「富國之法」;有保甲法、裁兵法、將兵法等「強兵之法」;有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等「取士之法」。應該說初衷都合理,比如青苗法,在每年2月、5月青黃不接時,由政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隨夏秋兩稅歸還。這一方面可以增加政府收入,一方面也是限制高利貸盤剝,一定程度上緩和社會矛盾。是不是聽起來很美?不過,在執行過程中政策逐步走樣,出現強制借貸、利息偏高等情況,政府把青苗法利率定為20%,地方官員可以擅自提到30%,農民負擔依然沉重。其他政策,比如政府要抑制私商,結果是更壞的官商代替了私商;政府要用交錢替代差役,官員就拚命斂錢。無論政策制定之初動機有多良善,執行過程中都產生變形,違背了變法初衷。最後,在實施16年後,變法以失敗告終。

當然,與王安石變法這種事關全局的整體性改革相比,劏房問題無論從涉及面和實施難度,都不具可比性。但從改革肯定會遇到困難和挑戰這個角度來看,無論難易大小,改革都需要從長計議、周全構思、穩步推進。昨天上午,李家超特首在立法會答議員問的同時,國務院新聞辦在北京就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邀請了住房城鄉建設部(管房屋建設)、財政部(管財政政策)、自然資源部(管土地批售)、央行(管金融政策)、金融監管局(管銀行信貸)等五家政府部門負責人參加。就是因為房地產問題牽連甚廣,看起來是房地產業在發燒,但開處方時就需要多個醫生聯合會診,這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出處方。

當然,香港的劏房問題和內地房地產問題不具可比性。對香港人來說,同樣也是事關11萬戶、21萬人居住問題的大事,這相當於香港人口的約3%,簡言之每34個居民就有一個直接相關。因此要想得到有效解決,並非易事。施政報告也考慮到劏房問題的長期性,並沒想一鼓而下,「畢其功於一役」,而是選擇從民怨最集中的「劣質劏房」入手,提出以「有窗、有獨立廁所、8平米」的「簡樸房」取代的政策。有論者稱,按照這個標準,香港不適切居所的比例有可能達到四五成。還涉及到業主願不願把劏房投資改建為合格「簡樸房」等新問題,更加劇了解決問題的複雜性。

總的來看,在全面啟動解決劏房問題前,至少有如下疑問需要研究清楚:一是11萬劏房單位的準確情況;二是業主改建「簡樸房」的寬限期及租戶的租期銜接;三是相關法規情況;四是公屋建設,改善住房問題的短中期解決之道,還是要靠加大公屋供給。如上還只是目前需要考慮的主要方面,實施過程中會有更多細節需要研究面對,不然很容易出現空有政策卻無法落地、或矯枉過正用力過猛,沒做好銜接住戶反而流離失所等情況。

「成遠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顧細謹。」這是後人對明朝政治家、內閣首輔張居正的評論,和王安石一樣,張居正推動的一條鞭法改革最後也歸於失敗。僅有良好的發心是不夠的。客觀來說,劏房問題的解決,難度肯定不會大到無法實施,關鍵還在於計劃制定前的譬劃周密,實施過程中的穩步得力,祝香港早日徹底解決這一難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告別「劏房」任重道遠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