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發展中醫藥事業 香港任重而道遠

文/蔣湖

隨着特首施政報告的發布,香港承襲國家層面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宏觀政策,在香港促進中醫藥發展的想法,已日漸清晰。特首描述香港明年在該領域的工作構想:「政府會把握香港在醫療體制、規管制度、標準制訂、臨床研究及貿易等優勢,發展香港成為中醫及中藥國際化的橋頭堡。」

李家超稱,將於明年內公布《中醫藥發展藍圖》,推行以下四條措施:探索應用大數據,推動中西藥相互作用的國際研究合作,發掘更多具臨床意義的證據,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擴展中西醫協作服務至「呼吸科疾病」、「膝骨關節炎」等中醫優勢病種,並逐步推展「癌症治療」至所有醫院聯網;首間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永久大樓預計明年落成分階段投入服務;及舉辦首屆「香港中醫藥文化節」,夥拍業界推廣中醫藥文化。

筆者早年因緣際會,曾在醫療大健康行業浸潤多年,迄今還是某國家級衞生專業學會聘任的專家委員,對醫療健康行業算是有一點認知,對中醫亦有一點思考心得。總的來看,以上四條措施,第一條比較理想化,不易有實際成果產出;第四條內容較為空泛,以完成目標為算;第二、第三條,是比較務實和有可執行性的主張,值得推進完善。

討論香港如何制定中醫發展政策前,先要對中醫的存在狀況有個概要了解。近代以前,中醫被視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幾千年臨床實踐證實,中醫藥在治病、防病、養生方面確有療效。不過從晚清開始,隨着國運衰弱,西方醫學進入中國,中醫逐漸產生存廢之爭(同屬中醫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當時亦同樣遭遇挑戰)。民國時代廢止中醫幾乎已成主流,如以魯迅、胡適等為首的知識界多有此論。事態發展的最高潮,是1929年2月當時的國民政府衞生部召開第一屆中央衞生委員會,會上有專家提出四項相關議案,倡議「廢止中醫」,由此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

此後,中醫界緊急展開救亡圖存運動。雖然政府最後取消了此一議案,中醫看似取得勝利,實際上生存危機並未消除。政府和西醫界輕視中醫的政策和做法並未根本改變。僅舉一例,此前十多年中醫界一直謀求將中醫學校納入國民政府課程體系,但中醫界赴南京請願代表返回上海一個月後,教育部便發出布告,通令中醫學校一律改稱傳習所。不久衞生部亦通令將中醫醫院改為醫室,禁止中醫參用西法西藥。這是1949年前中醫存在的大致形態。坦率地說,這也是香港開埠一百多年來中醫在本地的基本狀況,直到1997年回歸前港英政府都實行中西分立政策,不干涉中醫為華人行醫,對中醫藥行業也不行規管措施,採取任其存在、自生自滅策略,實際上將中醫放在了正規醫療系統之外。

不過,1949年後,新中國中央政府對中醫藥採取支持態度,從國家政策、管理體系、醫院建設、學校教育、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和運行體系。僅舉一例,在內地幾乎每個縣級行政單位,都設有縣人民醫院(主要是西醫)和縣中醫院(側重中西醫結合)。對中醫的扶持政策,可見一斑。這是香港1997年後重視發展中醫的制度背景。

在中醫藥領域,回歸後特區政府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從政策上確立支持中醫藥發展的策略。比如1997年的特首施政報告就列明:「為保障公眾健康,我們計劃在下一個立法年度提交條例草案,設立法定架構,以評核和監管中醫師的執業水平、承認中醫師的專業資格,以及規管中藥的使用、製造和銷售。一套完善的規管系統,會為中醫和中藥在香港醫療體系內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是通過了相關法規和管理辦法,建立了管理機構。1999年2月,當時的衞生福利局向立法會提交《中醫藥條例草案》,同年7月獲得通過。1999年9月,根據《中醫藥條例》成立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負責實施各項中醫中藥的規管措施。管委會下設中醫組及中藥組。中醫組負責制定及實施各項中醫規管措施,包括中醫註冊、考核等。

三是建立了本地中醫人才的培養教育體系,現時已有包括香港大學在內的3所大學設有全日制中醫藥學士學位課程。

四是支持中醫合法執業,本港18區政府醫院和私家診所均可提供中醫服務。明年年底,香港首個中醫院—「香港中醫醫院」將落成,這是香港中醫史上的大事件,不僅是可作為現時3間設有中醫學院的本地大學的教學醫院,為中醫藥本科生提供臨床實習場地,以及為執業中醫師提供培訓機會,更標誌在香港中醫院已成為醫療體系的重要成員。

理想雖然遠大,實踐中卻充滿艱辛挑戰。西醫以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細菌學、臨床診斷學為學術體系,已被視為現代醫學;而中醫藥雖然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治病的經驗結晶,但還在以「陰陽五行、五運六氣」為理論依據,沒有在科學化上邁出更遠一步,這是中醫被視為傳統醫學的主要原因。僅憑口傳心授,千人千方,療效無法驗證,阻礙了中醫在世界更大範圍內贏得尊重和承認。道遠而任重,這是內地發展中醫藥學科的難點所在,也是香港的挑戰。

不過,內地醫藥學家在中醫藥科學化方面,亦有寶貴探索。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屠呦呦,她和團隊所創制的「青蒿素聯合療法」,是目前治療瘧疾的首選用藥,在全球30多個國家挽救了七百多萬重症瘧疾患者的生命,其中多數為五歲以下兒童。而能找到青蒿素,正源於對中草藥的研究。是在2000餘方藥基礎上,再對其中200多種中藥展開實驗,最終證明青蒿素的臨床有效。「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據說屠呦呦的名字,是她父親從這句《詩經》詩句中得到的靈感。

其實醫藥不分家,提到中醫就不能不提到中藥。香港人口基數小,不太能像內地那樣遇到較多的疑難雜症,這是香港不容易出名中醫、中醫更適合施用於預防和康復等基礎醫療領域的主要原因。相對而言,筆者更看好香港在中藥科學化方面的探索,香港有堅實的實證科學基礎,希望政府在支持中醫發展的同時,對中藥研究給予更多關注。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發展中醫藥事業 香港任重而道遠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