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本屆政府自2022年底推出多項「搶人才」措施,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也優化原有多項輸入人才計劃及更新人才清單,以補充本地勞動力,壯大本地人才庫。然而,「高才通」計劃自推出以來,似乎被詬病「吸引人才賣保險」,網上亦流傳有人申請獲批後來港產子,亦有已經來港的高才人士感慨有語言障礙和物價高昂等問題,難以適應香港。點新聞記者訪問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聽他解畫「高才通」計劃和人才服務辦公室,破解網絡謠言,對「高才來港」有更全面正確的認識。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超過38萬宗申請,其中約24萬宗獲批,約16萬名人才攜同家人抵港,超額完成本屆政府最初定下在2023至2025年合共引入105000名人才的目標。與此同時,「高才通」計劃收到超過10萬宗申請,當中超過8萬宗獲批,已有逾6.6萬人來港,獲批的「高才通」申請人有三分之一為30歲以下人士。陳國基強調,「高才通」彈性大,數據反映人才來港對香港有貢獻和幫助,完成「搶人才」後各項政策亦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
特區政府不僅希望高端人才來港發展,更希望能「落地生根」。陳國基指,本港生育率低,卻又是全球最長壽地區,形容是「開心的難題」,人口老齡化情況顯著,勞動人口慢慢下跌,現在人均年齡48歲,「高才通」人士平均年齡35歲,特區政府歡迎高端人才攜家人來港定居,適齡學童接受香港教育,長大後成為新的勞動力。
有網民質疑高才來港適應生活都需政府幫助,是否算人才?陳國基回應指,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定居,人之常情是向當地朋友詢問各類生活資訊。人才服務辦公室等於來港人才的「老朋友」,通過提供工作、玩樂、子女升學等各方面生活資訊,幫助人才節省時間,盡快適應香港生活,展現自身所長貢獻香港。
另一方面,人才決定來港之前也可以通過人才辦了解香港,經過綜合評估再決定是否要來港。陳國基十分幽默地指出,好多人去英國後發現「去錯咗」,指每人對生活要求不一樣,有人喜歡香港的節奏就會來此定居,若是喜歡「羊多過人」的生活模式自然會選擇新西蘭而非香港,強調有人才辦這一窗口,對招納人才和留住人才很重要。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相關閱讀:
施政報告|19.6萬人才經各計劃來港 6.6萬「高才」已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