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南腔北調|特朗普與普京未通電話  《華郵》涉造假

文/上江南

特朗普率領的共和黨贏下總統、國會參眾兩院的選舉,不但選舉人票贏了民主黨,普通選票也是突破性地大勝民主黨。作為候任總統,特朗普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世界關注以及全球資本市場的動盪。除西方媒體對特朗普任命的官員評頭論足外,民主黨也不會放過利用媒體優勢給特朗普添堵添亂的機會。

《華盛頓郵報》造假通話被打臉

11月10日,《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特朗普已於11月7日通了電話,報道說的繪聲繪色,稱「引述多名知名人士消息」,轉述了特朗普對普京說的話:「敦促普京不要升級烏克蘭戰爭」,「提醒普京美國在歐洲有相當大的軍事存在」,還說烏克蘭政府已經獲悉普京與特朗普的通話,且不反對此次通話。

《華盛頓郵報》的這篇報道迅速登上世界頭條,被廣為轉載。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普京總統並未與特朗普通話,此類信息是謊言,與事實不符。」

特朗普團隊則對這個通話未置可否。作為苦主的烏克蘭,其外交部發言人稱,有關烏克蘭事先得知特朗普和普京之間通話的任何報道都是「假的」。

筆者同樣認為,《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犯了美國媒體的通病,他們在報道一些所謂最新消息、獨家消息時,經常引用一些連名字都不敢透露的消息人士,而不進行Fact Check,直接將其作為新聞進行報道。對於特朗普和普京是否通電話的報道,筆者相信俄羅斯官方的回覆,這個新聞是假的,是Fake News。

24小時結束俄烏戰爭是選舉語言而已

特朗普在競選中一直批評拜登政府挑起戰爭,是花費美國納稅人的錢去保衛另外一些國家。自稱「愛好和平」、「上個任期沒有發生戰爭」的特朗普一直聲稱,他會在上台後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特朗普說的是「上台後24小時」,距離這個承諾還有60多天時間。

24小時結束進行了快3年、美國投入超過1700億美元(大部分回流到美國軍火商手中)的俄烏戰爭,只是特朗普的選舉語言,不會是真實的政治操作。自11月6日特朗普勝選之後,特朗普和普京何時通電話就成了媒體追逐的熱點,《華盛頓郵報》還刊登了有關兩人通話的假新聞。根據目前披露出來的信息,特朗普的立場和拜登政府完全相反:就地停火,建立緩衝區,歐洲出錢維持烏克蘭和平。這些立場讓拜登如坐針氈,於是繼續給特朗普挖坑埋雷,製造停火難的消息,宣布將國會批准的60億美元資助在任期最後2個月內發出去。

筆者關注到,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即已預謀「聯俄制中」。候任副總統萬斯在選舉期間的一次演講中,也呼應特朗普的戰略構想提到「聯俄抗華」。筆者認為,特朗普的第2個任期已沒有連任壓力,他未來四年最關注的是美國國內事務,對國際事務不會像拜登那麼熱衷。因此他的這個構想依然只是構想,沒有實現的可能性。更不要說俄羅斯已經被徹底打醒,全面轉向東方,被拜登打成了俄朝背靠背:俄羅斯和朝鮮簽署了「俄朝共同防禦條約」。看起來不但俄烏戰爭不好解決,而且俄朝聯盟幫助朝鮮防禦,讓一直存在的六方會談和朝鮮半島和平產生了更大變數。

拜登挑起了俄烏戰爭,單美國投入資金已超過1700億美元,還聯合北約盟友對俄羅斯發起1萬多項制裁:包括把SWIFT作為金融武器,將俄羅斯踢出去;扣押俄羅斯約3000億美元的國家主權資產;歐盟將扣押在比利時的俄羅斯資產產生的利息作為抵押,貸款給烏克蘭500億美元等。

拜登國安助理沙利文已經承認美國制裁俄羅斯完全失敗,俄羅斯經濟不但沒有被壓垮,增長率反而超過了歐盟。筆者認為,特朗普和普京能否通話、何時通話,只是形式問題。面對拜登在俄烏戰爭中挖的這些坑、埋的這些雷,特朗普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怎樣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雖然國會全部控制在共和黨手中,但這絕非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南腔北調|特朗普與普京未通電話  《華郵》涉造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