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11月13日晚,港鐵長沙灣站發生扶手電梯意外,一名男子疑似失平衡滾下扶梯,「骨牌式」撞跌後方3名女乘客,4人倒臥梯間受傷。該事件再次引發了網民們對扶梯上應該「左行右立」還是「左右站定」的爭論。
實際上,港鐵的扶梯安全宣傳海報「站穩扶好」「左右企定定」,早前已被部分網民批評「離地」(指脫離現實情況),並在網絡上引起關注。
「左行右立」派網民認為,「左行右立」是日常乘坐扶梯的習慣,即統一站在右邊,左邊通道留給趕時間的人通行,並視此為乘坐扶梯的禮儀與提升效率的規則,但「左右站定」派網民則認為此舉容易摔倒,存在安全風險。
那麼,大家約定俗成的「左行右立」觀念究竟從何而來?是禮儀,還是隱患呢?趕緊和我進入本期的來點知識吧!
「左行右立」的觀念最早來源於二戰時期的倫敦地鐵。當時,車站設施與工作人員短缺,流動人員卻不斷增長,應倫敦交通局(London Transport)的希望,一系列傳播地鐵禮儀規則的公共資訊海報、標語應運而生,它們也同時推動了交通效率的提升。這張海報《Please stand on the right of the escalator》(請站在扶手電梯的右邊),便是其中之一,它由著名英國漫畫家Fougasse於1944年設計。
此觀念又是何時開始深植於香港人的印象中呢?這也許要追溯到1985年。根據《香港童軍》第51期的紀錄,1985年4月,香港童軍總會以「童軍踏出青春步」為口號,與香港電台聯合舉辦了一場「上落電梯,左行右企」行人禮貌運動。當時,200多名童軍和領袖,與港台主持人組成四支宣傳隊伍,分別在沙田火車站、荃灣、尖沙咀和中環地鐵站內派發書籤及襟章,並示範「上落電梯、左行右企」的禮貌行動,現場還有張學友等藝人演出、觀眾搶答環節,香港電台更實地轉播,將這份歡樂與訊息傳播到全港各角落。
不可否認,「左行右立」曾經確實被視為「文明」和「效率」的代表,並在世界各地被推崇,為何「左右站定」現在卻被大力倡導呢?
首要原因便是安全,扶梯最初並非以供人行走為前提設計,每級階梯的高度也遠高於普通步行樓梯,在上面行走存在摔倒的風險,尤其在人流量較大時,甚至可能引發大面積踩踏事故。
港鐵車務營運及本地鐵路總管早前表示,今年單是首9個月,在港鐵網絡內已發生430宗扶手電梯意外,其中約六成是因為乘客沒緊握扶手或在電梯上行走而失平衡、被他人碰撞,以及與攜帶大型物件有關。
其次是扶梯本身,由於長期的單側承重,扶梯驅動鏈條磨損會加劇,導致其維修的頻次和成本提高。
最後是效率問題,根據《衛報》(The Guardian)的報道,大部分乘客只站扶梯一側,扶梯負載量減半,反而造成底部塞滿更多人,拖慢了大家的速度。
因此,「左右站定」「站穩扶好」在世界各地已明確取代了「左行右立」,例如,日本名古屋交通局甚至讓工作人員背着黃色手掌「STOP」的標牌,站在扶梯上。但是,要改變曾經根深蒂固的「文明理念」仍是道阻且長。
扶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乘梯不規範,親人兩行淚。希望大家可以慢慢重視並養成在扶梯上「左右站定」的習慣,站穩、扶好。
■ 策劃、主持、視頻製作、撰文:鄭緣瓏
■ 視頻拍攝:福瑞士、鄭緣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