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隨着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臨近,「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集中採訪」媒體團深入探訪了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觀察並記錄澳門居民25年來的生活變遷和城市的發展軌跡。從社會福利、教育、醫療等領域的顯著進步,到商業的變化與旅遊業的創新,再到公務員隊伍的服務提升,每一個細節都展現了澳門在「一國兩制」方針下的繁榮與活力。
來自澳門各界的團體代表接受媒體團訪問時都表示,澳門回歸祖國後取得顯著的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居民生活素質得以大大提升。有商會代表說,回歸後,澳門逐步開放國際市場,面對旅遊業的新挑戰,業界需要有不同的創新,改變以往的認知,吸引內地及國際客源來澳消費。
「自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社會福利、教育、醫療等領域都有所進步,街總會繼續努力,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會長吳小麗介紹說,街坊總會社會服務辦公室轄下超過30個服務中心,遍布澳門各地,中心一直致力提供多元服務於不同年齡層,為居民提供全方位高質量服務。包括長者服務、社區及家庭服務、復康及醫療服務、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等。她認為,自回歸後澳門居民生活素質得以不斷提升。
「我在香港出生,廣州讀書,又來到澳門地區,對粵港澳大灣區有深厚的感情。」吳小麗認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非常有必要,街總將服務延伸至大灣區及橫琴,希望未來把澳門更多社會服務帶到大灣區,結合區內實際情況,打造大灣區社會服務標準。她表示,會發揮社團作用,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促進澳門更好融合國家發展大局。
「在國家的重視和政府的支持下,婦女參與社會事務機會愈來愈多,婦女地位不斷提升。」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會長劉金玲表示,該會過去工作卓有成效,未來會持續與灣區內的婦聯及友好單位交流合作,亦會加強內地與澳門青年婦女交流,互相了解兩地的制度、法治與文化。此外,婦聯將更專注於新服務,包括設立兒童早療服務中心,以及將成立家長教育協會,透過了解社會需求,開展相應不同服務工作,希望能更好地完善服務內容,為居民提供適時支援。
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經濟領域經歷了顯著的變革與發展。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馬志毅說,回歸以來,經濟發展迎來新機遇,澳門中小企持續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貢獻,令整體經濟、產業發展提升。目前商會正積極協助中小企立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作為商會或中間者或作為一個平台,很多時候都會幫助他們,了解政策或如何獲取資助。」
馬志毅續說,面對旅遊業的新挑戰,業界需要有不同的創新,改變以往的認知,吸引內地及國際客源來澳消費,開拓海外市場,如日本、韓國、東南亞市場,業界亦要不斷提升接待水準。此外,中總也會配合政府提供優惠政策,設計更多有體驗感的產品,透過新媒體及不同方式開拓更多國際旅客市場。
「自從澳門回歸祖國後,一年比一年好,市民的幸福感增加。」澳門仁協之友聯誼會理事長招銀英向記者說,回歸25來年醫療、民生福利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她舉例說,以往澳門居民最害怕家人生病,因為看病難、費用高,即便父母生病,家庭也常常因要工作而無法給予充分照顧。小朋友出生後,家庭可能無力支付教育費用,導致許多兒童必須提早輟學工作,完成中學教育的機會十分有限。
「現在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招銀英續說,澳門回歸後,實現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十五年免費義務教育,為國家和澳門培養不少人才。同時,政府為65歲以上的長者提供免費醫療等福利,使得年輕人能夠更安心地投入工作,為國家和澳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正反映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成功實踐。她又歡迎各國遊客來澳旅遊,來看看澳門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新面貌。
公務員也是建設特區的重要一員,澳門公務員團體「雙慶」籌委會負責人李華苞表示,回歸後在澳門政治、經濟、社會民生各方面取得新進展,尤其是公務員的服務水準有顯著提高,增加市民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未來將培養更多的愛國愛澳公務員,並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穩定公務員隊伍、參與社會事務。
李華苞表示,下個月將舉辦不同慶祝活動,包括舉辦回歸圖片展,展示25年來公務員團體在政府和公務員間擔當橋樑角色。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吳俊宏澳門報道)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