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如果你到過江南,會想到那些燕子,那些楊柳與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我到這裏來,心裏感到很溫暖,很興奮,這裏是其他任何地方都及不上的。」19日,香港新聞聯採風交流團一行來到浙江嘉興海寧,參觀當代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先生的故居與金庸書院,觀鹽官錢塘潮水,感受「俠之大者」的家國情懷。
追憶採訪經歷 在港七十餘載鄉音未改
金庸故居內展示了從全國各地尤其是香港搜集到的金庸相關大量珍貴資料,武俠小說家、專欄隨筆作家、電影編劇、報人、社會活動家……展覽通過時間線揭開金庸的多重身份,令香港新聞聯採風交流團對金庸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在參觀過程中,採風交流團成員們對金庸的報人身份給予了特別關注。據工作人員介紹,金庸自1946年進入《東南日報》擔任翻譯記者開始自己的新聞事業,1947年,金庸受聘入上海《大公報》擔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被調派至《大公報》香港分社。1950年,金庸開始在《大公報》所屬的《新晚報》擔任副刊編輯,1959年創立《明報》。值金庸誕辰百年,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精心選取了金庸原載於《大公園地》和《大公報》的外電翻譯、評論、影評等各類作品高清副本50餘件,以及1956年10月13日和16日刊登有《碧血劍》連載的《香港商報》原件贈予海寧,這些珍貴史料被永久收藏於金庸故居內。
在「創辦《明報》」的展區前,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副主席、明報副總編輯林藹純駐足良久,她貼近展櫃,細細閱覽《明報》創刊號。「我印象裏他是一個非常慈祥的老人,溫文爾雅,對待後輩親切友善。」林藹純回憶起採訪金庸的經歷,「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浙江口音,雖然在香港住了70多年,可是他鄉音不改,普通話與廣東話都保留了家鄉口音。」
明報記者陳灝同樣對金庸故居之行充滿感觸。「對我來說觸動最深的是他的家國情懷,金庸先生在功成名就後仍然選擇回饋家鄉,建設家鄉。」陳灝說。
熱忱啟發新聞工作者 多學多看多努力
「作為一名報人,金庸先生的言行體現出公正與善良,我覺得這個是所有新聞工作者都應該做到的。」 香港01記者蔡苡柔在參觀故居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有關金庸的報紙原件,「這些展品無不呈現他對新聞的熱忱,同時也在啟示着我,以他為楷模,做新聞要不忘初心,為國為民。」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副主席、灼見名家社長文灼非表示,金庸作為一名優秀的報人,能給現在的新聞工作者帶來很多啟發。「堅持多學多看,拓寬知識面,才能寫出深刻的文章。」文灼非告訴記者,自己從事新聞行業35年,至今仍未停下學習的腳步,「每天都在學習,每天都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這也是新聞工作吸引人的地方,我覺得新聞工作者就是要不斷努力,不斷進步。」
(點新聞記者連慜鈺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