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武俠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融入到中華文化的血脈中,而武俠精神早已經刻在了每個中國人的骨子裏。一代武俠宗師葉問的故事經過多次演繹,向我們展現出愛國愛民的英雄精神。舞劇《詠春》曾於今年1月首次在香港亮相,收穫一片喝彩。這個周末,《詠春》載譽歸來再次訪港,作為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壓軸之作,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傾情上演,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觀眾帶來一場武術與舞蹈交相輝映的藝術盛宴。此次演出,不僅是對舞劇《詠春》藝術魅力的再次展示,更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契機。
《詠春》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擔任編劇,內地炙手可熱的編舞家韓真與周莉亞擔任總編導,並由深圳歌劇舞劇院演出。故事以20世紀深圳劇組拍攝的電影《詠春》為引,將戲外的《詠春》劇組和戲內赴香港打拚的葉問兩條故事線在劇中並行展現。作品將武學招式與古典舞及現代舞結合,為觀眾帶來視覺盛宴。今次訪港乃是特別版,製作專門加入香港幕後團隊和藝術家,包括香港土生土長的指揮家馮嘉興將率領本地樂團The Symphonic Pops進行現場伴奏,以及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畢業生黃丹洋亦會參演其中。
一眾主創解密特別版
《詠春》男主角常宏基表示:「這一次特別版融入與香港藝術家的合作,包括加入香港的舞蹈演員和與香港的樂團聯排,我覺得整個過程很順利很愉快,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情緒表達方式和動作處理方式,多方的加入會讓整個劇更加完整精彩,也會讓特別版更加特別。」他還介紹了自己對詠春精神的理解:「我認為《詠春》表達了一種不一樣的武學精神,一種致敬平凡人和平凡英雄的精神,整個劇的表達方式更像是大家匯聚成光彼此照亮溫暖,武術精神並非是好勝心的表達,而是要磨平自己的好勝心,保護自己的家人和身邊的人。我希望觀眾從舞劇中感受到,武學的力量是把自己變成一束光照亮別人,帶給大眾以力量。」
再一次來到香港,在《詠春》中飾演八卦門掌門的王沅琳表示:「我覺得很親切,這次還特別有機會與學生們交流,我感受到作為藝術的傳播者要把武學精神和優秀的傳統文化傳遞給大家,這是很有使命感的,我從中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我們雖然是年輕人,但也要發揚光大傳統文化,讓大家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她還提到這次與現場樂隊的配合:「現場音樂和舞蹈相輔相成,聯排的時候聽到指揮家和音樂家的現場表演,感覺到不同於我們以往使用錄音的聯排,每一個樂曲都有自己的旋律和自己的氣口,所以我們舞蹈演員在演繹的時候非常沉浸在其中,也會有種雞皮疙瘩起來的感覺,非常感動,是水到渠成的感覺。」
編導呂呈亮表示:「我們表演的內容其實沒有改動,兩邊的藝術家都非常尊重整個舞劇的創作,大家都盡可能還原到最好的狀態完成現場演奏和演出,樂隊的加入也是一種現場的表演藝術,大家可以看到樂隊老師們帶着狀態拉奏我們的樂章,無論是對於台上的演員還是對於台下的觀眾都是加分項,讓大家感覺到舞蹈和音樂共同的現場。另外,我們希望通過《詠春》提供一個平台,讓更多的藝術家參與其中,通過優秀傳統文化這個基底進行交流,這是我們來到這裏演出最大的意義。」
香港藝術家為舞劇助力
此次香港特別版,有香港舞者和指揮家加入其中。香港演藝學院的畢業生黃丹洋現在已經加入深圳歌劇舞劇院,她表示:「我1月份的時候就看了舞劇《詠春》的演出,看完後非常動容。我覺得如果這輩子能夠跳一部這樣的舞劇,我的職業生涯就很滿足。我現在有機會加入深圳歌劇舞劇院,跟他們一起來到香港文化中心表演《詠春》,這讓我覺得夢想成真。從觀眾到演員,從台下到台上,能近距離接觸這個表演讓我覺得非常幸福,我相信會有更多香港同學打開這扇大門。」
香港指揮家馮嘉興帶領二十多名藝術家進行現場演奏,給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他表示:「原本的舞劇用的是錄音,是由指揮音樂家楊帆老師錄製的成品版本,我這次要做現場的版本的確是不容易,我也要在前期做好多工作去溝通和製作,我知道大家都很期待這個舞劇,我也感受到有些壓力,希望將音樂方面呈現到最好,也希望現場音樂讓這個舞劇更加升華。」
特設學生專場 傳播中華文化
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香港、特別是在青少年學生中的傳承,增進香港青少年學生的文化情感認同,22日下午,《詠春》劇組專門在香港文化中心開展學生專場活動,兩位主演分享對中華文化、舞蹈藝術的獨特理解以及台前幕後的辛勤付出,並與香港青少年學生進行友好交流與體驗互動。香港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二年級學生張瀾馨說:「我覺得非常震撼,我第一次看到舞劇《詠春》的表演,我覺得裏面的招式和動作都非常精彩,給我第一感覺就是十分衝擊我的大腦。」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丁寧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