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生活中的傳播學|失業是一副有色眼鏡

文/王妮娜

朋友在經歷兩個多月的裸辭空窗期後,收到人力資源來電,通知他進入下一輪遴選。掛斷電話,他給前老闆發了信息詢問手機號,因為新公司要求背景調查。而就在兩個月前,老闆得知朋友辭職,力勸三思而行。未被現實毒打的他婉拒其好意,一心追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奔向詩和遠方。最終,理想不敵現實,朋友還是選擇回到公司繼續牛馬生涯。

然而,幻滅並非只留下理想的碎片。在這些寢食難安的日日夜夜,朋友說,他體驗到經典傳播學研究的一個現象:選擇性理解。沒有經歷失業惶恐的人們大概率不會明白,當工作從日常生活中生生剝離,對事物的感知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少處於失業低谷期的受訪對象分享,最大的變化來自過去日日返工時習以為常的外界。比如,經常光顧的咖啡店、喜愛的美食、周末攀爬的山野,所有的這些都被放在失業這樣一副有色眼鏡下,失去了原來的光彩。所謂「班味」,原來很香。沒有它,日常生活走樣,所以「牛馬們」別矯情啦,請珍惜此時此刻你可能厭惡的「班味」。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當你被貼上失業的標籤,社會關係面臨重構,身邊的人會戴着有色眼鏡審視你的言行。比如,你的失眠、你的發呆,甚至你過去曾經犯過的錯誤都因為失業,導致旁人重新評估你——就連親密關係中的家人也會拿放大鏡觀察你日常的言行舉止。難怪發生社會惡性傷人事件,輿論往往會把它和失業、財困聯繫在一起。這種聯繫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刻板印象,強化公眾對極端事件的選擇性理解。不信你可以輸入失業、惡性事件作為關鍵詞搜索,幾乎所有外媒關於今年中國內地惡性傷人事件的報道都包含失業、減薪。

就連中國為解決14億人口吃飯問題致力開發肉類替代品也被別國的政客視為壟斷國際食品供應鏈的野心。最近一期《紐約時報》在頭版報道美國議會共和黨成員就這個莫須有的威脅論,正兒八經上書美國情報和農業部門,要求採取措施。此種刻板印象中國歷來不陌生,逆水行舟,實在是一個值得關注和警惕的現象。

當下經濟增長放緩已經成為外界理解中國社會突發事件的有色眼鏡——就如同朋友辭職後面對的外界壓力和誤解,一旦貼上了失業的標籤,給他的正常生活帶來極大困擾。如何擺脫困擾?所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面對現實,多投簡歷多面試,爭取早日重返職場。對於面臨諸多經濟挑戰的香港也是如此,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後叫囂增加對華關稅的今天,特區政府須帶領各行各業多方尋求經濟突圍路徑打破有色眼鏡的魔咒。

相關閱讀:

生活中的傳播學|素人傳播如何火了一家咖啡店?

生活中的傳播學|如何把一個新聞故事說出張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生活中的傳播學|失業是一副有色眼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