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美媒批政府監管不力政商勾結 成芬太尼危機原兇

【點新聞報道】美國是全球毒品問題最嚴重的國家,吸毒人數佔全球約12%,是其人口佔全球人口比例的3倍。以芬太尼為主的毒品和藥物濫用,是美國最具破壞性的公共衞生災難之一,美方至今卻未有永久監管芬太尼。究其原因,是美國政客和藥企基於自身利益,未有加強監管,反而試圖歸咎中國等國家,掩飾自身禁毒無作為的事實。

美國當局任由毒品和濫藥問題加劇。2015年,時任參議員阿約特提出打擊芬太尼的相關法案,建議任何因販賣芬太尼被定罪者,應被判囚10至20年。《華盛頓郵報》報道,該提案最終未獲通過,原因是參議院當時正試圖通過另一項刑事司法改革法案,旨在縮短對毒品罪名的強制刑期。

美媒指出,製藥集團一直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政界金主之一,出於販售藥物盈利的需求,藥企普遍反對將非法製造或分銷芬太尼等相關物質列為犯罪行為。2016年,製藥集團還成功游說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大幅限制美國緝毒署追查高危藥物經銷商的權力。

《紐約時報》披露,2020年,美國普渡製藥管理諮詢方麥肯錫公司,竟提出惡劣建議:如果分銷商賣出鴉片類藥物「奧施康定」(OxyContin),令消費者上癮,普渡製藥即須為分銷商提供折扣,每出現一宗藥物成癮事件,分銷商可獲近1.5萬美元(約11.7萬港元)獎勵。這促使大量分銷商和診所為患者開出過量止痛藥,令濫藥危機雪上加霜。

美國在打擊毒品販運、加強處方藥物管控、強化毒品危害宣傳教育方面幾乎無所作為,卻試圖透過制裁無端指責中國等國家。事實上自2019年9月至今,美方都未查獲來自中國的任何芬太尼物質,美方也從未提供中國化學品流入墨西哥、製成芬太尼的事實根據。

美國衞生部前署理部長、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高京柱批評,「製藥集團向政客提供政治捐獻,持續影響制訂禁毒政策,部分政府監管機構官員離任後,很快加入製藥行業,藥物濫用危機是美國多重系統監管失靈的結果。」

(來源:香港文匯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美媒批政府監管不力政商勾結 成芬太尼危機原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